中新网兰州7月19日电 (刘延新)在西北兰州,有一家因为修建青藏铁路而专门成立的单位,它就是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西北院)。早在1961年,该院在多年冻土腹部地区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北麓,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连续有人值守的高原多年冻土定位观测站,揭开了我国冻土区铁路建设科研的第一页。
18日,中铁西北院党委书记廖小龙在接受采访时说,几十年来,该院工作人员在高原默默奉献,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用汗水和生命铸就了“以苦为荣、勇于创新、孜孜以求、献身科学”的风火山精神,它已成为西北院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火山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左右,环境恶劣,渺无人烟,被称为“生命禁区”。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奋斗,中铁西北院在这里测取了2600多万个涵盖高原冻土区各种气象条件和地温变化的数据,为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和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成为冻土科研的前方基地。
廖小龙说,风火山观测站写满了西北院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里静静地躺着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的“风火山的好干部”王占吉,也有许多人常年在信息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不得不忍受着亲人离世而无法在身边的悲痛。
被称为“风火山不老松”的周怀珍,是观测站的第一任站长,他在风火山上一干就是22年,直到退休才下山。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周怀珍在返回的途中掉进了雪坑,而且越陷越深,情急之下他用双手刨雪才将自己解救出来,但手指却冻成了终身残疾。
“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坚持科学观测!”这是观测站第二任站长张子安的承诺。
廖小龙说,在一代代西北院人的坚守下,风火山的观测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天都没有中断过。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新一代西北院人也踏着前辈的足迹,坚守寂寞,先后涌现出了为科研工作几次推迟婚期,以及带病坚持工作的一大批典型人物。
中铁西北院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先后完成了6000余项特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与工程项目,业务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依托滑坡与高边坡病害防治、冻土、盐湖与寒区工程等八大专业优势,研究成果不断填补国内外空白,已拥有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290项,参加的“青藏铁路”科研成果和“在复杂山区修建成昆铁路《下载app送19元彩金平台》新技术”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前已形成了“中铁防灾”“中铁文保”“中铁质检”三大核心业务品牌。
据介绍,中铁西北院近十年共向兰州高新区纳税2.6亿元,在园区投资建设了占地近45亩的“研发中心与创新产业基地”,并建立了西部环境岩土及场地修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岩土文物保护工程重点实验室、石窟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