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11年前,在一套租来的两居室里摆放几台电脑,专科生齐夏钊和一群留汉大学生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如今,在千余平方米的宽敞办公空间里,这群青年创办的武汉微晶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晶石”),已先后参与建设了世界首个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湖北省首个5G智慧城管“数字孪生”平台项目。
■ 一次竞标失利后选择“回炉深造”
微晶石董事长齐夏钊的创业冲动萌生于2012年。这个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专科毕业的西宁青年,当时是武汉一家地理信息测绘企业的项目主管。
因周遭一批同事先后离职,既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的齐夏钊有了想法:把大家召集起来,在江岸区注册成立微晶石,从事地理信息测绘外包服务。
齐夏钊回忆,他们在一个居民小区租下一套两居室,摆上几台电脑,公司算是开张了。
团队成员经几个月奔波终于“开了张”:高德地图的一个几万元订单。订单虽不大,但团队成员却干劲十足:远赴广东湛江收集数据,一周内足迹遍布9个县市区。
高德从这次合作中看《beat365亚洲版官网》到了这群青年的努力和专业,之后建立起长期联系。
2016年,微晶石参与竞争外地一个200万元的大项目。
“竞标阶段,我们准备了大量项目资料,最后却因为资质不够错失良机。当时我们确实缺少专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硬件。”齐夏钊说,这件事让他“三天睡不着觉”,他意识到企业要壮大,必须进行自我能力提升,“我觉得有必要再‘回炉深造’。”
齐夏钊随后报名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此后3年里,他每周末都从三阳路转两趟地铁前往学习,风雨无阻。
■ 迎接新风口鼓励员工回校继续学习
2019年,微晶石团队在承接的一个项目中接触到数字孪生技术。团队成员上网检索发现,当时国内只有北京的少数企业在专门从事这一领域,而微晶石所涉及的一些业务与之相关。
齐夏钊决定抓住数字经济机遇,站上新的技术风口。2020年,微晶石开始从传统的地理信息测绘业务向数字孪生领域转型升级。
“数字孪生是众多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过去我们在地理信息测绘领域积累的技术只是基础。”齐夏钊说,为了激励团队提升专业能力,微晶石鼓励员工重回学校继续学习,并出台规定:员工考取国际项目管理等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公司奖励2000元。“目前公司已有十余人获得过这个奖励。”齐夏钊说。
微晶石技术总监陈芝龙就多次获得公司奖励。2012年,他专科毕业进入公司时,还是一名绘图员。他通过长期自学掌握了20余种软件及常用软件开发语言,成为公司内部专家库成员。受齐夏钊影响,他取得了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技与应用专业本科文凭。
2022年,微晶石参与建设世界首个实用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的数字孪生场景,陈芝龙带领团队为能源中心搭建了一块分辨率为4K的高清三维屏幕,24小时实时监测能源中心的供冷、供热和供电情况。
“软件行业里的人才很多,我们每年都招聘一批本科生,但是拔尖人才还是要靠实战来锻炼培养。”微晶石副总经理潘强说,公司内部专家库的6名技术人才中,有4人都是专科学历。为了提升团队整体的业务水平,两年前公司专门开办微思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内部培训会,由专家库成员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项目成功经验。
■ 与高校联手突破技术瓶颈
“即便不断‘内部造血’,我们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齐夏钊说,微晶石在提升团队能力的同时,尝试与高校合作突破一些技术瓶颈。
微晶石外联高校的第一次尝试,是跟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一次合作。
2021年,微晶石承接了一个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项目,当时客户提出想动态监控园区内的人车进出、安防设备运转情况,需要用到当时非常先进的算法识别技术。
公司内部讨论后发现,这项技术仅靠自己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但是项目不能就此中断。齐夏钊打听得知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有相关科研成果准备转化,便主动登门拜访课题负责人。不到半年,这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此后,微晶石与武汉纺大成立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为公司发展突破了一个个技术瓶颈。
3年多来,微晶石还面向社会招募了大批软件专业人才,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占比七成,每年研发费用占比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