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yobo体育官网app登录入口

  中新网新疆昆玉市6月6日电 题:沙海中的新疆昆玉市,何以让人难忘?

  作者 史玉江

  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充满吸引力,何况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在新疆境内,有两座很有特点的相邻城市就位于昆仑山脚下,一个是因和田玉而闻名的和田市,另一个是昆玉市。

  沙海中的“绿岛”

  从空中俯视,昆仑山上终年冰雪覆盖,白色的雪线和山下的荒漠形成反差,周边的昆玉市,就像一座绿色“岛屿”。

  从和田市到昆玉市的途中,沿途两侧不远处的沙丘绵延起伏。驱车驶入宽阔的城市大道中,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笔直挺拔的法桐,随风摇曳的海棠、紫槐、冬青等,色彩绚烂的花草随处可见,林立的楼宇令人目不暇接。

  漫步于横贯中心城区5.2公里的昆玉河景观带,造型各异的石桥和亭阁错落有致,堤岸两边观景道绿树葱茏,不同色调的花丛似海,嫩绿的柳枝倒映河中……

  于2017年2月投建的昆玉河景观带,累计投入1.2亿元,2021年已确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如今,位于昆玉市区的昆玉河犹如一条流动的多彩丝带,将这座新城装扮得灵性十足,令人流连忘返。

  老兵是这座城市名片

  在新疆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从创立者到建设者,无不传承着“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让每一位到此的人肃然起敬。

  央视播放过一部军旅剧《沙海老兵》,说的就是昆玉市的历史过往。1949年12月,1803名指战员徒步1580华里横穿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创造奇迹中胜利进军和田。此后,全体官兵集体转业,在沙漠腹地一片一片《yobo体育官网app登录入口》的创造绿色,改变家园环境。

  这支英雄部队便是今天的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当年的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矗立在四十七团老兵镇广场。碑宽7.19米,代表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碑高15米,碑前下方有两层台阶,上层为五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碑体由红白两色的4和7组成,寓意四十七团;主碑上嵌入和田地区地图,标有十五团官兵奉命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的路线图。

  在“沙海老兵纪念馆”内,解说员为中新网记者讲述了一段故事:1994年,上级领导到这里视察时问一些老兵:“你们回过老家吗?”“没有!”“你们坐过火车吗?”“没有!”“你们到过乌鲁木齐吗?”“没有!”。

  听到三个“没有”,这位领导当场落泪。随即安排相关部门将老兵们接到乌鲁木齐观光,当时能成行的只剩下17人。他们乘机抵达乌鲁木齐入住当时最好的宾馆时,房内的冲水马桶、淋浴喷头等用品,他们不会用。看着雪白的床上用品,有的老兵就穿着衣服在地板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到石河子,老兵们看到王震将军的铜像,马上熟练地排成方阵敬礼,向他们的老首长报告:“报告司令员!二军五师十五团的老战士胜利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现在我们离休了,但将任务转交给了儿女。我们将牢记您的命令,代代扎根新疆!”

  独特的“三八线”令人动容

  说到“三八线”,人们马上会想到当年的抗美援朝战场。在四十七团二连,有一座“三八线”沙海老兵纪念园。

  出于对老兵的敬仰和缅怀,当地对纪念园不断修缮。记者注意到,园内庄严肃穆,每个走道两边都种着常青树,园区中央的纪念碑下摆着鲜花。不时有游客来这里参观,细数着石碑上老兵的名字。

  解说员介绍,朝鲜战争爆发时,四十七团的老兵集体请战,但上级下令他们继续屯垦戍边。未能到朝鲜参战成这些老兵们的遗憾,于是,他们开垦出一块宽长800米、300米的条田,起名“三八线”。

  1955年秋,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老兵周元在开荒时因过度劳累去世,战友们把他安葬在“三八线”。从此,这块地就成为老兵们的安息之地。如今老兵已一个一个离去,长眠于此的有300多名老兵和他们的妻子。

  距“三八线”不远处的公路边,记者看到,一棵高大挺拔、二三人才能围抱的白杨树直冲云霄。解说员介绍,这棵树是在1952年、由时任二军五师十五团原政委黄诚、团长蒋玉和亲手栽植,后被命名为“将军树”。

  当地人称,“将军树”是四十七团所有树中存活时间最长的,生活在这里的人都通过它来辨认方向。“将军树”寄托着人们对家园的深深情感。经精心维护,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棵树依然根深叶茂。

  黄沙变良田的现实写照

  “枣林进,沙丘退”。沙漠与枣林相融是第十四师昆玉市一道独特的风景。记者在该市周边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枣林正吐叶披绿,就像值守在沙海中的哨兵,虽不算高大,但迎风挺拔!

  “我来的时候这里啥都没有,只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沙丘,风沙大时人站不住,帐篷也被吹飞。”说起刚来时情景,当地人李建国记忆犹新。

  记者在昆玉市通往皮山农场的公路边看到,十几台推土机在沙丘上轰鸣着。建设者把沙丘用推土机铲平后,布滴灌网,建防护林。经多年的开发,昆玉市周边形成20多万亩的标准化枣林,如今已发展成当地的主要产业。

  十四师昆玉市正在演绎着“人进沙退”“将沙漠变良田”的现实场景。70年来,几代兵团人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里犹如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年轻,且让人过目难忘。(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