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迈博体育正不正经

发布时间:2024-11-11 01:00

  中新社南京3月24日电 题:中山陵园忆中山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清明前夕,白发苍苍的王省带着儿子、儿媳妇来到南京,将几摞用红绳精心包扎好的信件捐赠给南京中山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孙中山纪念馆)。

  中新社记者日前探访中山陵,整个建筑群依紫金山而建,微雨过后云雾盘绕,静谧中更显气势磅礴。各地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从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牌坊出发谒陵。

  肇建共和憾仓促,毕生凝梦归金陵。孙中山59年人生岁月,戎马倥偬,辗转各地,在南京唯有短暂的92天。

  “吾死以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依孙中山先生遗愿,先生遗体于1929年6月1日奉安紫金山。据《总理奉安实录》记载,当时陵园内,广场旗杆降半旗志哀,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近一个世纪过去,偌大的陵园及文物遗存保护完好,域内植被茂密、草木葱茏。

  博爱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建筑群在紫金山中轴线上依次而建。陵墓建筑覆盖蓝色琉璃瓦。从空中俯瞰,似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一批生前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仁人志士去世后,也葬于陵园内伴其左右,其中有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邓演达墓、范鸿仙墓等。

  参观者拾392级石阶,抵达祭堂。祭堂中央是孙中山汉白玉座像。孙中山先生手执长卷,目视前方。穿过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墓门进入圆形墓室,人们绕灵柩一周,凭吊瞻仰。

  是何情结和牵绊,让孙中山先生选择南京作为生命归宿?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告诉记者,先生在南京仅92天,却是肇建共和、梦《迈博体育正不正经》想终偿的92天。辛亥革命,是其毕生事业的巅峰,亦留下遗志未竟的遗憾——临时大总统之位很快让位于袁世凯。而南京,是这一切的见证。

  如今,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实业发展的诸多规划和宏愿已成为现实。振兴中华、天下为公,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为后人所铭记,更激励着中华儿女。

  每年在孙中山诞辰日(11月12日)、逝世纪念日(3月12日)谒陵,是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的传统。民革江苏省委会前副主委殷志强告诉中新社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个传统坚持了30多年。“两岸是命运共同体,是骨肉一家人。中山陵是两岸同胞记忆共系、情感共鸣之地。”

  迄今为止,连战、吴伯雄、江丙坤、洪秀柱、朱立伦、林丰正、蒋孝严、郝龙斌、萧万长等台湾政要和知名人士,及近300批次的台湾参访团体专程赴中山陵谒陵。

  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不少两岸年轻人在中山陵举办的交流活动中结识、结缘。中山陵不仅是两岸同胞、全球华人共同瞻仰的精神圣地,更是联结华夏儿女情感、沟通两岸亲情的纽带,增强两岸同胞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一座“心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