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鸿博体育

发布时间:2024-11-20 01:27

  四库全书藏七阁,其中七阁中有两阁都位于北京,一个是位于北京紫禁城,也就故宫博物院内的文渊阁,另一个是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内的文源阁。这两阁和“辽宁沈阳文溯阁、河北承德文津阁”并称为“北四阁”。

  其实这四阁“合体”还有一个名字,因为辽宁沈阳的文溯阁原是皇帝的“奉天行宫”,河北承德文津阁则是以前的“热河避暑行宫”,再加上圆明园和紫禁城都是皇家住所,所以,北方四阁也有“内廷四阁”之称。1782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四个版本的四库全书,就被存在“北四阁”之中。一起走进的“北四阁”之一的文源阁↓

  寻踪文源阁 捡拾藏书楼记忆

  现在的文源阁,已经不能严格意义上说是一座藏书阁了,因为它早已淹没在一片荒草遗迹之中。在历史长河中,圆明园历经风雨,文源阁和《四库全书》基本化为灰烬,阁与书存世仅七十余年。在北京圆明园遗址中,还能依稀能看到文源阁旧址的蛛丝马迹。

  总台记者 王胜东:在圆明园的文源阁遗址,院落的正南方是一片湖石堆叠的假山,院落的中间是一个方形的水塘,水塘一是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二是起到防火的作用。文源阁的藏书楼是一栋二层的黑瓦覆顶建筑,珍藏有当年的第三份《四库全书》。

  文源阁曾收藏着《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阁与书基本烧毁殆尽,个别书稿流落海外。现在,藏书楼遗址区域所剩文物极为有限,主要有少量散落的石质建筑残件。不过,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在对文源阁遗址进行遗址监测和巡视检查过程中,采集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黑色琉璃瓦,这块琉璃瓦佐证了文渊阁的建筑样貌和藏书历史。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科长 陈辉:虽然目前还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但是这件琉璃瓦就证明了圆明园的文源阁和现存的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和承德的文津阁一样,它是以黑色琉璃瓦覆顶的。古人认为黑色代表着水,它是一座藏书楼,最怕着火,所以用黑色琉璃瓦覆顶也起到了一个以水防火的寓意。

  专家告诉记者,被烧毁的藏书楼外观为两层楼,前后出廊,覆黑色琉璃瓦绿剪边,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一座重檐四方大亭“四达亭”改建而成。文源阁坐落在圆明园“水木明瑟”景区以北偏西,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自南向北包括宫门《鸿博体育》、趣亭、月台、藏书楼、碑亭等建筑。

  玲峰石和遗存碑刻 清晰记录藏书历史

  圆明园文源阁虽被大火焚毁,但部分假山石现在依然矗立。院内最为著名的文物是水池中央的“玲峰石”,现在,它的残块上还清晰可见四首有关文源阁和玲峰石的诗刻。

  玲峰石高达六、七米,镌刻了很多乾隆的御制诗和大臣的题诗。当年,乾隆皇帝给它命名为玲峰石,认为玲峰石孔穴超过81处,是一件神物,要放置在藏书楼前面的水池中来装点文源阁。然而,玲峰石在民国年间损毁,目前留存在残块上的诗刻只剩四首,两首来自乾隆皇帝,另外两首分别为大臣彭元瑞和曹文埴所题。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科长 陈辉:上面乾隆皇帝的御制诗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乾隆四十年写的《文源阁作》,上面就书写了他赞颂《四库全书》这样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把它放置文源阁这样一件事。另外一首是乾隆四十一年写的《再作玲峰歌》,称赞这块石头。这块石头产自北京房山,和大家熟知的颐和园青芝岫同样产自北京房山,是咱们著名的北太湖石。

  据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四库全书》工程浩大,是先建好了文源阁,再等待藏书。而另一份带有公文性质的乾隆御笔“文源阁记”碑 ,通过满汉合璧的两种文字,正式地记录了文源阁的由来:“藏书之家颇多,而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于是就御园中隙地,一仿其制为之,名曰文源阁。”明确表达了是以浙江天一阁为蓝本,修建文源阁来收藏《四库全书》。此碑也受到损毁,现存于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古籍馆院内。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科长 陈辉:目前圆明园很多的流散文物是流失在园外,乾隆御题的《文源阁记》,还有御题的御制诗石刻等等。我们现在采取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回归的方式,希望有一天把这些数字化回归的成果带回到圆明园。我们要把圆明园文源阁,包括其他的遗址保护好,展示好,让大家铭记国兴园兴,国败园败这样一个历史教训。

  江河万古流 文脉贯千秋

  自清乾隆年间编成以来,七部四库全书饱经战火,多次流离,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接连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终于得以流传至今。现在,国家正加强对中华文化典籍的保护,《四库全书》和各类中华历史上的丛书、典籍、孤本、善本,终于可以在设施良好、安全安定的环境中,静静地见证时代变迁,见证文化传承。(央视新闻客户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