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热议——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人民政协新实践)
本报记者 杨 昊 何 聪 丁雅诵
如何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表了意见建议。
——编 者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委员:
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要求我们强化需求导向,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中心环节。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首先重视对学生品德品行品格的培养。应进一步完善系统化、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尤其注重面向大中小学生全覆盖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事迹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在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基础上,突出强调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这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务实之策。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遵循规律培养人才的共识,优化学生不同阶段成长发展的能力素质图谱,深入开展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重构,协同推进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基础学科教育、艺术教育等,为孕育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供丰厚土壤。
统筹强化工作合力。统筹选拔、培养、评价等不同环节,发挥招生遴选方式的牵引作用,强化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指挥棒”作用,把有天赋的学生吸引到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专业中来。在培养力量上,打通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培养人才的壁垒,面向学生积极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学习科研活动,拓展科学研究的思维和视野,强化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打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壁垒,加强研产协作、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
南京师《国民彩票游戏在线手机登录》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委员:
在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应重点做好“加、减、乘、除”的工作,切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好“加法”,就是要紧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时调整优化学科设置,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让学校课堂成为滋润科学精神的沃土,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把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培养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进而培养塑造一批战略科学家。
做好“减法”,就是要在基础教育中落实好“双减”政策,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避免各种繁文缛节干扰,让他们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支持学校开展课外延时服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技启蒙的种子。
做好“乘法”,就是要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乘数效应。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区、企业、科研机构、公益性组织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都要积极承担育人功能。积极推进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营造浓郁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做好“除法”,就是要破除制约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因材施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更大力度破“五唯”,为拔尖创新人才“松绑瘦身”,让更多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委员:
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等教育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主动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高校应深度参与到由政府政策、领军企业、金融服务、科研院所等资源汇聚的创新生态之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联合建立研究院、研发中心,发挥企业需求牵引、研发经费投入、有组织的研发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化孵化的优势,形成“科学家+工程师”的联合团队,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开展联合攻关。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高校应依托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发挥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双主力军”的作用,凝练基础研究问题和方向,不断深化“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同时,打造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打破常规培养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在进行有组织科研、开展重大任务攻关中,把人才培养与科技第一生产力更好结合、推动产教融合,把人才培养与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推动科教融汇,健全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及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体制机制,形成学科交叉、教研一体、产教融合、联合攻关、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重点领域的卓越创新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李丽娟委员:
高校是提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源泉,担负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责任。面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应坚决扛起教育强国建设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建议: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应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基础研究聚焦科学探索,应用研究聚焦技术创新,努力造就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同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针对大学内开设的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将人才培养和科创体系有机融合的改革。改革后的全程项目驱动的教学应更适合卓越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探索在高校内建设开放共享的新型教育平台和科研平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高校专业设置既要有前瞻性,又要考虑市场实际需求。支持和鼓励地方高校设立服务区域发展急需的目录外新专业,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高校应集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职能于一体,强化学校优势、彰显学科专业特色。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要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深化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聚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本科学校,扩大职教本科招生规模,确保到2025年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加速产教深度融合,完善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融互促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支持职业院校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通过“三引三进”(引企业入校园、引产品入实训、引工程师入课堂;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工段、教学进现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自主诊断和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监测的联动制度,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推进科教融汇,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优质科技资源,建设兼具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功能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把科技创新融入学生全面发展,把科学研究融入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学育人与科研育人的深度互动与有机融合。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对于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科研项目给予经费、设备等资源支持。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厚植人才强国之本,夯实技能强国之基,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委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路径持续拓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应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议:
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又能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还能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人力资本有效供给、社会人才流动和教育体系开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职普融通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形成技术技能积累,更好释放“人才红利”。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体系与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互动的关键举措,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科教融汇要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并注重将科技创新的思维、方法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训各环节,满足不同个体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