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谁家强?
2021年,江苏南京智能电网产业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2022年,南京市推出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今年6月,《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南京智能电网成为国内领先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从领跑国内到竞逐全球,南京胸怀产业雄心。
南瑞集团无疑是这个产业航母的旗舰。2022年,南京智能电网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680亿元,其中南瑞集团就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6.3%。
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南京江宁开发区的南瑞集团考察调研,听取南京市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情况介绍,察看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展示。
日前,人民网记者走进南瑞集团,展厅墙壁上书写着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指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心系“国之大者”
南瑞展厅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南瑞集团考察的第一站。这里可以看到南瑞集团的发展历程:它由1973年成立的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发展而来,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接续努力,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86项,在特高压、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等重要板块实现了国际领先、自主可控。
从点亮灯泡,到点亮产业,新型电力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庞大复杂的工业体系,其安全稳定运行是“国之大者”,亦是世界级难题。南瑞展厅里,“电网安全运行的守护者”10个大字格外醒目。如此底气,正来自南瑞集团薛禹胜团队研发的电网安全稳定装置及控制系统。
82岁高龄的薛禹胜是南瑞集团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自1985年读博开始便一直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在他看来,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在于必须自适应地应对各相关领域的不确定性状态及事件,也在于要满足不同领域的多目标优化需求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开展大量的源头性创新工作,一个一个去攻克难题”。
然而,科研攻关的过程是艰辛的,不仅要甘坐“冷板凳”,有时还要承受业界的质疑。国家电网首席专家、南瑞集团系统保护实验室主任薛峰1992年加入薛禹胜团队,他至今记得薛禹胜当年即以“自知之明,寂寞之道”作为座右铭,也以此勉励团队。他们立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实际需求,模拟电网运行的各种状态,不断尝试各种参数进行理论推导,对新方法进行反复验证。
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薛禹胜团队研发的WARMAP系统已覆盖我国90%以上的省级电网,建立了大电网停电预警系统领域的全面优势。
近年来,南瑞集团还在特高压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据了解,南瑞集团在特高压、柔性交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继电保护等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实现国际领先,产品和服务已输送到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窗外骄阳似火,室内气氛热烈。金玉龙正和同事们探讨着虚拟电厂系统研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点,入职南瑞研究院电网应用研发中心4年来,他几乎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这个项目上。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来管理、调度分布式能源的系统,别看它以虚拟为特点,作用可着实不虚。”金玉龙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使用场景举例,在夏季用电尖峰时段通过虚拟电厂控制器实现分钟级或秒级远程调控,将中央空调的温度上调2~3摄氏度,便可有效降低尖峰负荷,保障电力安全供应。
“如果能聚合更多的大厦和工厂,就可以在不新建发电厂的前提下更好地释放存量电力的潜能,保障电网安全。”金玉龙说,目前团队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虚拟电厂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在江苏、山西、宁夏等地示范应用。
投身于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大潮,金玉龙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的真谛。7月6日下午,在南瑞集团智能制造生产区,总书记问:“大家在这里工作满不满意?”异口同声的回答中,金玉龙口中的“满意!”发自肺腑。据了解,作为青年科研群体里的佼佼者,他去年已拿到股权激励。
“科研工作是一场没有止境的长跑,既需要有‘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也需要通过人才激励政策让科研队伍‘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南瑞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张岩说,他们正在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能力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并率先打造多元中长期激励“试验田”,由此形成了青年人才竞相奔涌的局面。
时下,青年人才在这里已经成了顶梁柱,40岁以下集团级专家占比超过65%。张岩介绍,2020年南瑞集团科技奖励获得者中,40岁以下占比超过60%;2021年入选的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青年占比超过20%;近两年入选的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共计9人,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40%。
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的话语,00后黄桂源备受触动。他去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目前从事电力调度系统的界面可视化相关工作。“研发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我要像总书记希望的那样,‘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相信我们青年《官方正规彩票》人一定能够挑起科技兴国的大梁!”他说。
聚势强链的产业雄心
此次在江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半个世纪以来,南瑞集团从一家当初不到百人的单位发展成为拥有1.4万名员工的现代化企业。与之相应,南京智能电网产业也从无到强、聚链成群,全市集聚相关企业1200余家,产业规模占到全国市场的80%,形成了以江宁智能电网产业谷为核心,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区为两翼的“一谷两区”集聚发展格局。
全国智能电网看南京,南京智能电网看江宁。早在“十二五”时期,江宁区即规划建设了7平方公里的智能电网产业园,近年来先后建成1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0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加速新技术产业化、完善区域创新生态、集聚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平台。眼下,在南瑞集团周边,江宁智能电网产业谷已集聚起280多家关联企业,覆盖产业链九大关键环节。
“我们的主要产品是电力设备,这是产业链上非常关键的部分。”环宇集团(南京)有限公司2009年落户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该公司副总裁范建伦介绍,企业与同在江宁的南瑞集团、国电南自、金智科技等公司都有合作,“毋庸置疑,本地健全的产业链对我们的业务开展帮助很大”。
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刚落户到江宁开发区。在这里,企业找到了一条从科技研发迅速走向产业化应用的道路。“一个项目从研发到量产的过程殊为不易。”在该公司总经理段惠元看来,团队从事锌溴液流电池研究17年,进入产业化阶段“如果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花很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段惠元介绍,在建设自动化新产线时,他们在本地找到科倍隆提供设备,埃斯顿为产线提供生产组件装配机器人,还就近寻求到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共同攻克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问题,同时也在与南瑞集团洽谈技术合作。而当了解到一家合作企业正在开拓光伏发电业务时,他们又从“客户”变身为“供货商”,为其设计储能电站。
“我们第一条产线从设计到投用,花了一年半时间。这里的新产线预计半年就能完成设备生产、安装和调试,明年春节前后就能投产。”段惠元坦言,当地成熟的产业链“生态圈”,大大加速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我们实行区域错位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智能电网产业规上产值从2018年的67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27亿元,累计增幅达到69.8%。”江宁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宁开发区围绕高质量推进智能电网产业谷建设,打造智能电网高端装备产业核心区和原创技术策源地;滨江开发区利用港口物流及现代装备制造业优势,重点引进补齐产业链短板相关的设备制造业项目;其他园区和街道工业集中区结合区域实际,引导智能电网产业相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创业。
1个多月前,江宁开发区智能电网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发布,南瑞继保智能化电气装备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阳光电源南京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2个多月前,有“特大型充电宝”之称的南钢用户侧储能电站在江北新区上马。产业布局蹄疾步稳,重大项目加紧落地,聚力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南京开足马力,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