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时时彩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2-18 05:09

  饮食控制了,可血糖还像过山车

  原来是不规范注射胰岛素引发的并发症

  “平时生活饮食都已严格管理,但为啥血糖就是难以控制?”前不久,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赵先生(化姓)来到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赵先生痛苦地表示,自己将胰岛素剂量一加再加,可血糖还是经常居高不下,有时还会出现低血糖。

  接诊的内分泌科陆源源主任对赵先生的糖尿病病情进行了详细了解,同时对赵先生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的体格检查。赵先生平时主要在自己的肚皮上进行胰岛素注射,在评估胰岛素注射部位后,陆主任发现赵先生肚皮上有多个隆起的“疙瘩”,经过视诊和触诊,初步判断肚皮上的这些小“疙瘩”为胰岛素注射不规范导致的并发症——皮下脂肪增生。

  随后陆源源主任使用专业武器“掌上超声”对上述判断作出进一步确认,通过超声检查明确了藏在肚皮上的一个个“雷区”正是皮下脂肪增生。至此,导致过山车式血糖的真相浮出水面:正是因为平时赵先生不慎将胰岛素注射在了这些“雷区”上,所以才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现象。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到底是什么呢?专家解释,这其实是指与胰岛素注射有关的局部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该区域的皮下脂肪组织增生、增厚、由软变硬或出现质地较韧的肿胀,这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规范轮换或未更改注射部位、针头的重复使用、同一部位注射范围及每日注射频次,以及胰岛素种类及使用时间都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陆源源主任直言,这些“疙瘩”会导致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减少、胰岛素日剂量增加、血糖波动变大、低血糖风险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从而加重整体医疗成本负担。

  “糖友”该如《时时彩官方网站》何判断呢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要如何判断呢?专家指出,可以配备可用光源,理想情况是使用可调节的光源。如果光源不可调节,医护人员可以佩戴头灯或使用手电,调整光源角度以看清皮肤表面的细微隆起或凹陷。皮下脂肪增生表现为皮肤凸起或丘状,无皮肤颜色改变及毛发分布变化,可见一块有光泽或色素过度沉着区域或脱毛区域。用笔在皮下脂肪增生的中心做标记,以便触诊。触诊时,检查者以轻柔按摩的方式(向前或画圈)向待检查区域推进,皮下脂肪增生表现为正常柔软有弹性的皮下组织变成质韧、橡皮状或缺乏弹性的组织,该异常区域的边缘清晰并且很容易感受到组织的分界,是周围软组织中突然出现的“抬高处”。条件允许时,还应通过超声检查来诊断。

  陆源源主任建议,“糖友”日常生活中应勤换“打针位置”。把肚子、大腿、上臂、臀部想象成四个“注射区”,每周固定用一个区域(比如这周只打肚子),每天在同一区域内换不同点位。每次注射要和上次的位置间隔至少一根手指的宽度(约1厘米),避免反复扎同一个点。同时,学会“轻轻捏”:注射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特别是瘦人),针头垂直扎入捏起的皮肤层,避免打到深层肌肉。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容易刺激皮肤,因此每次注射胰岛素应换新针头。打完,不要按摩或揉搓注射部位,避免胰岛素扩散过快刺激组织。

  专家提醒,洗澡时“糖友”可检查皮肤,摸摸常用注射区域,如果发现硬块、鼓包或颜色变浅,立刻停用这个区域至少1个月,同时咨询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