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不过,美国人欢度“独立日”假期的喜悦再度被枪声击得粉碎。连日来,美国多地又发生了多起枪击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伤。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3日晚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当地警方证实,枪击事件共导致5人死亡、4人受伤。当地警方已拘押一名身着防弹背心的男子,以及另一名或与本案有关的男子。警方还在事发地点附近街巷发现一支步枪和一支手枪。枪手作案动机尚不清楚。
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警方4日称,沃思堡市中心3日临近午夜时的一场“独立日”庆祝活动上发生枪击事件,烟花燃放时响起枪声,造成至少3人死亡、8人受伤。警方赶到后发现举行活动的停车场有多名中枪者,其中包括一名未成年人。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县3日晚间一户住宅内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名妇女和2名儿童死亡,另外2人受伤。
2日凌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场街头聚会上发生枪击,导致2人死亡、28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一名目击者表示,聚会现场当时有数百人,突然响起二三十声枪声。巴尔的摩枪击案成为今年以来美国死伤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之一,仅次于4月15日发生在亚拉巴马州戴德维尔的大规模枪击案,那次枪击案造成4死28伤。
此外,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市一处娱乐场所2日发生枪击事件,9人因遭到枪击受伤。除枪击外,现场人群在逃离过程中,有两人因推搡踩踏受伤。
美国人口约3.3亿人,民间枪支保有量却超过4亿支,涉枪暴力已成为美国社会生活“常态”。《纽约日报》日前报道说,由于近年大规模枪击事件频发,一些美国民众对参加今年“独立日”大型活动感到紧张。
费城居民凯拉:节日期间放烟花的时候,有人会借机开枪,用烟花声音来掩盖枪声。
海兰帕克举行枪击事件一周年纪念活动
去年的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曾发生严重的枪击事件。在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市,枪手将子弹射向了正在参加节日游行活动的普通民众,造成大量死伤。今年的7月4日,海兰帕克市举行纪念活动,悼念一年前枪击事件的受害者。
当天,海兰帕克市举行纪念活动,市长罗特林在演讲中表示,去年的枪击事件对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枪击事件不应成为“常态”。
海兰帕克市市长罗特林:我们作为一个社区,深知枪支暴力对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是永无止境的。每《皇冠2020欧洲杯welcome》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没有枪支暴力这种恐怖主义,这是一项基本人权。
随后,当地民众前往去年枪击事件的现场开始游行。据了解,超过5000人提前报名参加当天的纪念活动,当地为此次活动提升了安保级别。
海兰帕克市“独立日”枪击事件
去年7月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市举行“独立日”游行时发生枪击事件。枪手罗伯特·科瑞莫三世在屋顶使用一把AR-15步枪向节日游行人群开了70多枪,造成7人死亡,48人受伤。事发前,科瑞莫曾扬言杀人,但警方称“缺少合理理由对其进行逮捕”,科瑞莫最终获得了合法持枪许可,购入了用于本次枪击的凶器。目前,科瑞莫已被捕且处于监禁状态,面临多项谋杀指控。
政治极化党争泛滥 枪支暴力成无解顽疾
“独立日”假期期间接连不断的枪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美国民众,枪支暴力这一顽疾在他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然而,美国民众期望从严控枪的期望在美国政客们的眼里,只是用来开展党争、攻击政治对手的工具。在美国政治极化的环境下,枪支暴力问题已然成为一个无法治愈的顽疾。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就近期枪支暴力事件发表声明,呼吁国会共和党议员就枪支改革问题进行谈判,并提出一系列控枪措施。
然而,这已经不是拜登第一次发表类似声明,这类声明也没有改变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泛滥成灾的现状。因为在美国政治极化的大环境下,控枪、移民、债务上限等等几乎任何问题都被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视为争夺政治利益的工具。由于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分歧严重、长期对立,美国国会长期未能通过任何重大的联邦控枪法律。
一些美国媒体和民众认为,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分歧难以调和,政客们的表态只是老调重弹,是应对枪击事件的一种“套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道,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撕裂了美国,阻碍了防止悲剧再次上演的努力。不少美国人认为,枪击事件发生后,共和党政客很快“默哀和祈祷”或者保持沉默,民主党政客则迅速发声要求控枪改革,这种政治作秀令美国民众感到厌倦。
庞大利益集团操纵 控枪问题难上加难
另外,美国的枪支制造、买卖和使用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为代表的拥枪组织,为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持续提供政治献金,让控枪问题难上加难。
学者:美政治体系无法倾听民众呼声
今年4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多诺霍在《大西洋月刊》上刊文表示,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无力解决的问题”。他表示,大规模枪击事件是一个严重且日益恶化的问题,给公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说明了美国政治体系在采纳众多受欢迎的公共政策策略方面的无能为力”,这是美国的“国家耻辱”。如果美国政客仍拒绝倾听民众的呼声,美国人恐怕永远难以安心庆祝“独立日”。(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