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拉萨6月24日电 (记者 赵朗)近日,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简称藏博会)举行前后,国务院新闻办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赴西藏采访,路透社、共同社、西班牙埃菲社、意大利安莎社、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中央广电总台、中国日报社等15家媒体的20名记者参加。采访团一行参加了藏博会开幕式、主旨论坛,在拉萨市、山南市还走访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企业、学校、社区和非遗传承人等,深入了解了西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新貌。
在藏博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上,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第五届藏博会组委会主任胡和平,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西藏自治区主席、第五届藏博会组委会主任严金海等讲述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方位进步,期待更多海内外民众认识西藏、了解西藏、爱上西藏。中外媒体采访团参加了相关活动,增进了对西藏整体发展情况和未来着力点的认识。
参观布达拉宫、藏医院等感受西藏千年文化
16日,中外媒体采访团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古城以及具有深厚藏医药文化底蕴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布达拉宫拥有1300多年历史,正值旅游旺季,游客熙熙攘攘。记者们带着初到高原的缺氧反应,参观布达拉宫,沿途不断按下快门记录美丽的风景。
沿着1号参观线路,他们参观了世袭殿、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持明殿、菩提道次第殿、寂圆满大殿等24处景点。
参观中,维修科的工人们唱着歌打着阿嘎,引起了很多记者拍摄记录。面对好奇,导游向他们耐心解释,这是布达拉宫传统的地面维修方式。
参观结束后,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意大利安莎社、中国日报社等媒体记者就布达拉宫僧人职能、日常维修、疫情后旅游恢复、文物保护和古籍修复等问题采访了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贡嘎扎西。
他介绍,布达拉宫现有80名僧人,负责每个殿堂的文物看管、日常管理、供灯等。他们不仅是僧人,也是布达拉宫管理处殿堂管理科成员。
他说,布达拉宫1号线每日最高接待5000人次,当1号线日客流超过5000人次时,启用2号线。2号线最高接待人次为2000。这些接待限值均根据文物保护需要,通过多年的建筑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设置。看到游人如织,记者们感到疫情后西藏旅游业复苏强劲。
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采访团参观了院史馆等。该院前身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记者们带着问题了解了藏医药与佛教的关系、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以及藏医外治诊疗器械等等。采访现场,阿塞拜疆一名记者还体验了藏医把脉。
在拉萨,中外媒体记者还观看了美轮美奂的藏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在山南扎西曲登社区观看了民间藏戏歌舞表演,记者们认为,西藏文化传承创新,很有魅力。
探特困人员供养中心感受民生保障
在山南市曲松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中外媒体记者细心观察询问,欣慰地看到老人们在这里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
据了解,这座中心有118名特困人员,大部分为老人,有的为失能人员。进入大厅,墙上展示着该中心介绍,每位老人照片旁边写有姓名、年龄、患病情况等记录。活动室内,有的老人在打台球、耍“巴热秀”。院子里,一些老人晒着太阳,转动着转经筒。
现场,路透社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入住中心的资格等情况。工作人员回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都可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采访团还参观了中心宿舍、食堂、理发室等等,用镜头记录下老人生活的现状。《百姓彩票官网》记者看到德吉卓嘎老人将自己房间收拾得格外整洁,种了很多花草,精心照顾下,天竺葵正盛放。
81岁的索朗欧珠已经入住中心9年,他说:“小时候妈妈去世,生活一直艰难,现在住在这里不用干活,不用担心吃住。”
他说:“每个月可以领到政府发的300块钱补助金,这些钱可以买些生活用品,像藏香、洗衣粉。”入住这里后,他还找到了伴侣。老伴97岁,虽然行动不便,但身体健康。他说,食堂每天提供不同饭菜,自己房间可以做些酥油茶、甜茶,食堂也会提供。他也会拿些糌粑带回房间给老伴。
采访结束,临行前老人们热情挥手送别采访团,记者们还礼祝福老人们生活愉快。
探景区、乡村感受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羊卓雍错海拔4500多米,种地放牧的群众,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在观景点,浪卡子县扎玛村副主任阿旺多吉介绍,村里人在这里经营工艺品摆摊、藏獒拍照等,他们轮着到这里,7天轮换一次,现在旅游旺季,每天村民们所有收入约有四五千元。
此行,凤凰卫视采访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浪卡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国星介绍,2019年,山南市出台了《山南市羊卓雍错保护条例》,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保护母亲湖行动日”。浪卡子县开展保护母亲湖行动已持续多年。这两年,景区开发了滑翔伞项目,吸引不少游客体验。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坦妮娅在接受采访时说:“西藏的旅游文化优势就是西藏的发展优势,我们立足本地实际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此行,中外媒体采访团参观了山南市琼结县“菜篮子”基地,了解了乡村振兴,打破了外界对于高原土地贫瘠的刻板印象。
该基地负责人管大鹏介绍,琼结县“菜篮子”产业,1期总投资16900万元,占地面积1024亩,新建日光温室、育苗温室、智能温室共359座。2期总投资13106万元,项目用地969亩。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主打蔬菜、水果的生产和销售,培育了小番茄、水果玉米、蜜瓜、西瓜、水果辣椒等20多种水果蔬菜,打通了从“种”到“销”的流通链。
基地以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34人,每年为216户群众增加收入90余万元。
巴珍是这里的老员工,已经工作了5年。她说,在这5年间,基地师傅们教会了她很多种地的知识。
欧珠刚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和另外2个同学在这里实习一个月。他说:“同学帮忙介绍到这里,在这包吃住。老家在日喀则昂仁县,海拔4200多米,因为高海拔环境没法种菜,所以种菜很陌生一切都要从头学,在这实习的十几天时间里,学会了施肥、种地、打侧芽等很多。”
走进企业了解西藏清洁能源、数字化经济新发展
此行,中央媒体采访团还参观采访了西藏昂彼得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藏宁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感受西藏高原清洁能源、数字化经济新发展。
西藏昂彼得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由拉萨市于江苏招商引资入藏,落地于高原、服务于高原,是全生命周期清洁能源供暖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西藏开展了定日县低温太阳能供暖项目、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太阳能供暖项目、措美县措美小学区域集中式供暖点等等。
西藏宁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践行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依托西藏清洁能源,“算力驱动创新”打造全球海拔最高的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外记者们了解了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共建的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西藏分中心,以及云计算、云储存、异地云备份、数据挖掘等应用服务,对西藏数字经济的发展很感兴趣。
记者们了解到,该公司利用本地常年气温低,空气干燥且二氧化硫含量低的天然优势,采用“全热回收直接新风”降温技术,实现近零排放,助力西藏碳达峰、碳中和。
从世界文化遗产到古城,从供养机构到社区学校,从企业到乡村,5天间,中外媒体采访团以深入体验了解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不少外国记者表示,此次西藏之行采访内容十分丰富,帮助理解了西藏的很多方面,非常难忘,对国务院新闻办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安排非常满意。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16日会见中外媒体采访团一行时说,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宗教和谐,希望中外媒体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西藏的发展进步,让西藏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