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填补医疗“洼地” “家门口”看京津名医
中新网记者 李晓伟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周年。京津冀三地九年携手,医疗红利有哪些?还存在哪些堵点?对此,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中新社记者采访多位河北省医疗领域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马永平最近迎来一件喜事。2月21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保定市二院口腔院区共建医联体正式启动。“未来北大口腔医院每周会派驻十余人的医疗骨干团队到保定坐诊、手术,并对疑难《百姓彩票平台网站》病例进行会诊,保定百姓今后可在‘家门口’享受北京三甲口腔医院优质服务,不用再跨省流动。”马永平说。
据马永平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保定积极吸引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布局,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相继落户于此。
9年来,京津冀在医疗合作上逐年突破。据统计,北京已累计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河北引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共建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等6家单位,入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马永平建议,未来继续加强河北与北京、天津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围绕肿瘤等大病、多发病、疑难病在河北建设医疗中心,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现象。
打破区域壁垒 异地就医更便利
京津冀异地就医壁垒,随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逐渐被打破。
2月份,河北省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军说,过去河北参保人员去京津就医需办理备案手续,否则就得“就医垫资 报销跑腿”。近年来,河北开始实行异地就医网上备案,极大方便了民众就医。而现在实施的取消备案措施,进一步为民众搭建异地就医便民直通车。
京津冀医保跨省异地结算也取得重要进展。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48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但我们也应看到,京津冀三地医保政策还不统一,造成了不便。”张军说,作为人大代表,今年她将建议三地统一医保政策,进一步方便民众的就医用药。
“输血”变“造血” 提升本地医疗机构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说,医疗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入,带动河北本地医疗机构水平提升,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陈树波介绍说,借着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东风,邢台市人民医院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较高、对人们健康威胁较重、外转率较高的疾病,与京津一流医院开展合作,组织专门技术团队对接,将京津相应的领先技术引进,服务当地民众。现今,高度复杂的脑血管介入技术、脑动脉瘤手术、机器人手术等均已在该院落地。
该院还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战略协议,组织上百名护士长轮流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先进的卫生管理经验,带动整个医院护理水平和服务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