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20日电 (李隽)20日,记者从青海省残联获悉,“十四五”以来,该省惠残助残康复法规政策日臻完善,青海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不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多项康复服务指标居全国第一。
据悉,青海省出台《青海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青海省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医疗康复优惠政策,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法治化进程。
“十四五”开局之年,该省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持续扩大受益面,使康复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全省共投入3.16亿元资金,已为51.78万人(次)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截至2021年底,青海省残疾儿童每十万人口得到康复服务的人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双双达到100%,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青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标扩面,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将康复救助经费由原来的每人1.2万元提高到每人救助2万元,康复周期《大小快三》由每人每年6个月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个月,破解部分家庭因贫困而造成康复中断的难题。同时,该省实施康复救助对象在国家规定的0至6岁的基础上,扩大至0至17岁,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青海省在辅具适配方面先行先试“辅具租赁”,率先在西宁市城西区、海东市平安区开展辅助器具租赁试点工作,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短期和应急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辅助器具配置需求。
该省先行先试“机构遴选”,践行“爱你就要让你听见”承诺,通过公开遴选采购方式确定0至17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助听器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产品价格,减轻经济负担,确保资金效益。
青海残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实现辅具精准适配。新增17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强化“互联网+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平台建设与管理,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辅具适配“新路子”,让残疾人辅具适配更具“智慧”性,更显人性化,更有“温情”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