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农业人口进城落户,浙江在推进什么?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其中,浙江放开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引发广泛关注。此外,《方案》中,更重要的是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怎么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案》实施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新闻1+1今晚连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共同关注:农业人口进城落户,浙江在推进什么?
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浙江怎么做?
让进城农业人口更好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政策
2020年,浙江流动人口为2791.97万人,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比重为39.58%。作为人口流入大省,近年来,浙江多地一直在推进农民工共享同城待遇的相关工作。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许多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目标。而放眼全国,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56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省内流动10129万人。未来,对于进城落户的农民,怎么真正更好实施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保障?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浙江方案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在《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中,最核心的就是农业转移人口这个群体。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在城市有很多户籍在农村,但工作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其中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被称为农业转移人口。那么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怎么样能够得到更好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这份文件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这份文件的出台,要使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工作期间得到最好的保障和服务。
农业人口进《BOB体育官网下载地址》城落户,宅基地怎么办?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对大家关心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问题,《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中提出,要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也就是说,这三个权利与落不落户不挂钩,你愿意落户,这三个权利也依然是你的。所以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如果你觉得落户城市是比较好的一种路径,你可以选择落户,不用担心这三项权利,你不愿意落户,当然这三个权利原来就是有的,所以这是非常清楚的,在这份文件当中也做了清晰表达。
对于在不同城市流动的农业转移人口 浙江如何保障他们公共服务的接续性?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如何帮助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工作变动带来的政策接续性问题?这次《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全省统一建立“省级共性+市县个性”的积分制度,省级共性指标积分在全省通用。比如一个人原来在温州工作,那么他到宁波之后,原来积攒的积分还是有效的。 通过顶层设计,把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城市转移过程中,碰到的比如子女上学的政策接续问题,来更好地解决。这次《方案》对此中有非常清晰的顶层制度设计。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浙江为什么强调电子居住证?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我们现在是数字化社会,是网络时代。一个实体的居住证和放在手机里的电子居住证,哪个更方便?很显然,我们不会经常把居住证带在身边,但我们出门一定会把手机带上。所以在数字化的时代,电子居住证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一个重要标签,我们要让他们的各种权益能够适应这个时代中的各个使用场景。让他们在城市的各个场景中用起来最方便,用起来最安心,体验感也十分强。
浙江推行全省范围内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 并逐步拓展到长三角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