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周年专场,北京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海淀区、通州区等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来的成果、做法。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介绍,三年来,北京加速聚集优质消费资源,累计认定老佛爷、星巴克等26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吸引了3700多家首店落地北京。
亮点1
北京支持各区建设餐饮聚集街区
在新闻发布会上,朴学东从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强链条、增效益、优环境等6个方面,介绍了下一步北京在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
加快建立商品消费比较优势。着力壮大新型消费,实施好北京市绿色智能消费品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化妆品等时尚消费,支持建设美丽健康产业生态链发展,用好首店政策,吸引更多知名品牌首店落地北京。
积极拓展消费增长发展空间。推动消费领域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扩大中高端生活消费品、高科技消费品进口,深化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线上线下体验消费等试点工作。培育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巩固北京网络零售规模。
对标国际丰富高端消费供给。打造高品质高能级消费空间,加快推动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持续优化消费环境配套。全力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提升餐饮消费品质,探索建立全球餐饮品牌名录库,完善落地选址等配套服务,支持各区建设风味美食街区、餐饮聚集街区。
做大做强北京特色国货潮品。鼓励老字号企业建设博物馆、品牌馆,与文化IP和新消费品牌等跨界联动开发爆款产品。支持老字号、文博机构、主题公园等具有北京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必购必带”商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一批“北京礼物”主题店。发挥红桥市场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的示范效应,助力新消费品牌培育。
联合打造融合消费爆款项目。实施好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各区培育街区、近山、亲水、演出、赛事、夜间、数字等新消费场景。策划各类多元融合促消费活动,鼓励企业跨界经营、异业联动。繁荣演出经济、赛事经济,延长消费链条,促进演出、赛事对餐饮、零售等产业带动作用。
亮点2
设立全国首家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
朴学东介绍,北京率先设立全国首家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推动重点商圈、景点、4星级以上酒店等外卡POS机布放工作,覆盖率超95%。
2021年7月,北京等五个城市获批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来,北京加速聚集优质消费资源,累计认定老佛爷、星巴克等26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吸引了3700多家首店落地北京;拥有中华老字号137家、北京老字号259家。“北京礼物”首次亮相全国两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加快打造北京国际美食之都,培育11条数字化餐饮街区、26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2021年以来,全市新开商业面积超400万平方米。东城区等8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全市85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建设验收422个,服务1930余个社区、840余万居民。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出一批示范案例。推动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零”的突破。全市5A级景区达到10家。
北京入选全国首批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累计认定3批31家市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倡导绿色消费,推动汽车和绿色智能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补贴政策、绿色智能消费券政策合计拉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销售超200亿元。推出300余条“漫步北京”线路、300个网红打卡地。成功申办2027年世界田联田径锦标赛、2029年世界泳联世锦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国际体育组织赛历赛事规模和赛事等级均居全国第一。
持续营造便利开放消费环境,率先设立全国首家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今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2.6倍。推动大型活动“一件事”改革等工作,上半年举办大型活动965场次。深入开展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亮点3
去年北京实现旅游总收入5849.7亿元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北京市旅游接待人次达3.29亿,较上年增长80.2%,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实现旅游总收入5849.7亿元,较上年增长132.1%,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及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2021年7月,北京等五个城市获批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刘斌介绍,按照《北京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市文旅局三年来牵头出台政策12项、推动落实重点任务24项、统筹推进重点文旅项目22个。截至目前,12项政策措施全部出台,24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22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市文旅局制定实施了《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文旅消费潜力释放配套方案(2021-2025年)》,出台了《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3年举办第四届北京文旅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会,投资总额达到了1135亿元。
通过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北京开展了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和畅享京城欢乐过大年、北京文旅暑期生活季等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深入实施“漫步北京”计划,围绕中轴线和三条文化带,共推出300余条主题游线路。开展“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评出300家“北京网红打卡地”。向市民游客推出了12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推动“北京礼物”不断提质升级,“北京礼物”首次亮相全国两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三天接待观展人数6.67万人次,现场销售的各类文旅产品达到1.6亿元。
三年来,北京诞生了一批地标性的文旅重大项目,环球影城盛大开园,并迅速成为北京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北京城市图书馆等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投入使用,成为市民和游客新的网红打卡地。
亮点4
冰雪消费成为北京新的时尚消费《彩神vii旧版》热点
北京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孟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民参与快乐冰雪季的人数,三年来稳步提升,从2020年的530万人次到2022年的2416万人次,冰雪消费成为北京新的时尚消费热点。
孟强华介绍,近年来,北京市体育局充分运用双奥遗产,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新需求。
2021年-2023年,北京体育消费总规模年均达到700亿元以上,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000元。北京体育消费总规模、人均体育消费和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方面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针对双奥北京的特色和优势,市体育局重点开展了冰雪消费专题调查。《2023年后冬奥效应下北京冰雪运动消费现状及促进政策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3月15日至2023年3月5日,北京市冰雪运动消费营收总额约41.65亿元,冰雪运动消费趋势持续向好。与此同时,体育市场主体持续攀升,体育服务类企业占比保持在95%以上,体育服务业优势显著,与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高度吻合。
“十三五”末,北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18%,“十四五”末有望完成53%的目标。另外,近三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的参与人数也稳步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高涨,冰雪消费成为新的时尚消费热点。
北京市体育局重点从高水平国际赛事申办举办、本土赛事培育发力。三年来,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超过10万场次。此外,体育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积极打造“8·8”北京体育消费节、冰雪运动消费季等品牌促消费活动。“8·8”北京体育消费节于每年的“全民健身日”启动,活动为期一个月,设置“线上买”“线上赛”“线上订”“线上学”“线下嘉年华”五个板块,市民可根据活动指引参与主题活动。
亮点5
通州在建商业项目14个 近100万平方米
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秦涛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9月份,通州万象汇即将实现开业;湾里项目总规模近50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开业。
秦涛介绍,2021年,环球主题公园1期盛大开园,迅速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去年一年,环球影城接待游客量988万人次,环球影城吸引环球商圈的人流达到了1600万人次。与此同时,通州区在文化旅游区里加快推进城市运动中心、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保利艺术品国际会展中心,谋划一系列重大的项目。
目前,通州区有大型商业设施11个,面积64万平方米。在建的商业项目14个,商业面积将近100万平方米。爱琴海购物公园、远洋乐堤港已实现开门迎客。
副中心三大建筑已亮相。北京艺术中心有歌剧院、音乐厅,一共有五个剧场,观众席是5750个。北京城市图书馆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阅览室,还有国内馆藏量最大的智能一体书库,目前到访读者已经超过了200万人次。今年暑期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了“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开展以来非常火爆,日均流量将近15000人次,在节假日突破3万人次。
亮点6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贾建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海淀区经济总量突破了1.1万亿,占全市2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53%,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核驱动力。
据介绍,海淀区开展“一圈一策”商圈品质提升行动,公主坟翠微、五道口购物中心、清河万象汇完成了商业改造,嘻番里打造数字娱乐体验消费新场景。大型商业设施开发建设步伐加速。三年来,悦界商街、西三旗万象汇、五棵松万达广场、西北旺万象汇等大型商业设施陆续开业,引入了国际高势能零售、多场景餐饮、精致生活服务配套等多种业态的组合,打造能逛、好吃、有趣的潮流聚会平台和精致美好的生活场所,极大丰富了海淀区高品质商业的供给。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中关村商圈中关村广场、当代商城、世纪城商圈金源购物中心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
新京报记者 陈琳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