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从2013年至今10年间,北京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煤改电、气”;优化产业结构,“停、退、治”三管齐下;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车、油、路”治理同步;治理扬尘污染,“人防”与“技防”结合。北京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从10年前雾霾锁城,到10年后 “北京蓝”成为常态化,彰显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韧性。
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结果显示,2022年优良天数为286天,较2013年增加110天,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微球体育app苹果下载》加,从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22年的138天,增加了97天,蓝天含金量也大幅提升。(相关报道见A6版)
“北京蓝”渐成常态化,彰显出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的强劲韧性。在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浓度连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2022年,“冬奥蓝”成为双奥之城靓丽底色,故宫、首钢园的星轨图也惊艳世人。
常态“北京蓝”着实来之不易。长期以来,由于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高位运行和不利的地形气候,大气污染防治困难重重,压力巨大。2013 年 1月,北京市发生了持续性、大范围、高浓度的空气重污染,当月PM2.5平均质量浓度接近160微克/立方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2013年,PM2.5年均质量浓度89.5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55.7%;全年重污染天数58天,占全年的 15.9%,相当于平均每周有一天重污染。
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大气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从2013 年情况看,煤炭占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23.3%,煤烟污染对空气质量影响很大。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同时还有数千万辆(次)外埠过境车辆。面对燃油车多且数量庞大的现状,还存在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不够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散乱污”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加剧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程度。工地扬尘点多、面广、线长,扬尘污染问题突出。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北京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广大市民期盼、首都功能定位差距很大,尤其在秋冬季,重污染易发、多发,严重影响首都国际形象和市民幸福指数。
2013 年以来,北京市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多方位、全过程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确保空气质量全面、持续改善。从实施《北京市 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同时每年制定具体的年度清洁空气方案,到出台我国首部以PM2.5为主要目标的地方大气污染治理法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方向、模式和法律要求;从陆续更新《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部署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路线图,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强版”细化方案……北京在强化科技支撑,聚焦源头治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全市大气污染物类型及污染变化特点,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规划和基础建设。
从2013年至今10年间,北京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煤改电、气”;优化产业结构,“停、退、治”三管齐下;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车、油、路”治理同步;治理扬尘污染,“人防”与“技防”结合。北京提出“一微克”行动,明确“PM2.5治理要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地去抠”,综合运用科技、执法和管理等手段,实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10年前雾霾锁城,10年后“北京蓝”成为大国首都的靓丽底色。我们为来之不易的成绩点赞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仍不稳固,臭氧问题日益凸显,秋冬季PM2.5污染过程还时有发生,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形势依然严峻、攻坚任重道远。
绿色发展的北京还需以驰而不息的韧性,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常态“北京蓝”永驻人们身边。
责任编辑:吕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