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行业集体回暖背后,各家的硬实力如何?未来有怎样的打算?
合计净利润增速超10%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达1717.9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5%。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总额位居五家上市险企第一,达746.19亿元,同比增长6.8%。中国太保则领跑净利润增速,上半年净利润达251.32亿元,同比增长37.1%。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78亿元、226.87亿元、110.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6%、14.1%、11.1%。
上半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对于A股五大上市险企而言,考验几何?
在投资端,上半年五家险企的总投资收益合计3370.63亿元,同比增长33.29%。从投资收益成效来看,五大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位于2.7%—4.8%区间,有四家险企实现同比上升,其中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4.8%。不过,净投资收益率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位于1.8%—3.3%区间。
为平衡投资收益波动,各家公司不约而同加大了对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如上半年中国人寿主要投资品种中债券配置比例为57.36%,占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的55.6%,上升3.9个百分点。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也提升了债券投资比例。
对此,深圳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分析,当前险资青睐债券投资,一方面源于险资资管产品配置结构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源于当前权益市场表现不佳,风险收益比不明朗等客观因素。
展望未来投资市场,海通国际研报认为,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企稳或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同时,地产相关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也有利于险企投资资产质量担忧情绪的缓解。
而中国平安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斌也认为,不动产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处于调整期《119彩票平台手机版下载》,筑底的情况已经形成。
“头部险企将偏向于央企红利股票配置,这些股票的普遍特征是行业壁垒高,收益和分红稳定。”王兆江预测。
寿险新业务价值猛增
对于寿险公司而言,新业务价值是一项关键指标,代表了以精算方法估计的在一段时期内售出的人寿保险新业务创造出的未来净利润的折现值。
从新业务价值层面来看,五家寿险公司增长动能强劲,两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增幅超过了50%。
其中,人保寿险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接近倍增,同比增长91%达到了39.35亿元;新华保险上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为57%,为39.02亿元;太保寿险的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紧随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其后,取得了22.8%的增长,为90.73亿元。
近两年,寿险公司一直依赖的代理人渠道式微,银保渠道的重要性回升。相对来说,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高,险企需付出较高成本,价值贡献低。
不过,“报行合一”实施一年后,头部险企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有明显提高。如平安寿险2024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6.41亿元,同比增长17.3%;人保寿险也表示,银保渠道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19.34亿元,大幅增长;太保寿险方面,银保渠道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新业务价值率为12.5%,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财险综合成本率两降一升
对于占据市场头部的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而言,上半年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322.03亿元,同比减少1.09%。其中,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47.92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领先;平安产险净利润99.54亿元,同比增长7.2%;人保财险净利润最高,为174.57亿元,同比有所下滑。
保费收入方面,三家财险公司业务增长稳健,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5854.21亿元,同比增长4.54%。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通报的相关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
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累及了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上半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6.8%,受大灾等因素影响,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中国人保中期业绩会上透露,今年截至目前,人保财险大灾毛损失90亿元。
平安产险由于保证保险业务承保损失下降,整体综合成本率达到了97.8%,同比优化0.2个百分点,但该公司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8.1%,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上半年,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有所优化,降低0.8个百分点至97.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财险业亟待从传统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王鹏认为,财险公司应提高对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评估和预警水平。在风险减量方面,通过为客户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如防灾减灾咨询、损失预防建议等,降低客户实际损失和赔付支出,从而控制综合成本率。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李秀梅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