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枣庄9月3日电(记者 沙见龙)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地区,有这样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伍,他们挥戈于百里铁道线,出没于万顷微山湖,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巧妙周旋、浴血奋战,造就了一段民族救亡的传奇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随着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及同名电影的传播,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名扬全国,蜚声中外。
几十年来,从小说,到连环画,从影片到电视荧屏,从山东快书到舞台作品,“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影响着一代代人。至今,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仍有不少游客前来寻找“刘洪”“王强”“芳林嫂”。
“大家所熟知的铁道游击队,指的是鲁南铁道大队,它的前身是由洪振海和王志胜建立的枣庄抗日情报站。‘刘洪’是选取了铁道大队两任队长刘金山和洪振海的姓作为名字,故事情节是两人的事迹,而王强的原型是副大队长王志胜。”关于历史中真实的铁道游击队,从队伍的组建,到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原型故事,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孙中启如数家珍。
据孙中启介绍,作为铁道游击队故事中唯一女性形象的“芳林嫂”,其在现实中的主要原型有刘桂清、黄学英、郝贞3人,这3位革命女性为传递情报、掩护同志,都曾被敌人抓捕,遭受酷刑,依然守口如瓶。“在当时的鲁南地区,村村都有堡垒户,堡垒户的妇女同志都是芳林嫂,芳林嫂是无数个革命女性的化身。”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动人心魄,为讲好红色故事,创新性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枣庄市深度挖掘,整合旅游文化新资源,对铁道游击队队史进行重新整理,为“以物证史”,收集各类实物2800多件,创新性提炼出“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机智灵活、勇于亮剑”的铁道游击队精神。先后挖掘出洪振海与一面党旗、张鸿仪和一枚银元等故事,并创新传播形式,将炭场智斗、沙沟受降、酒馆除奸、秘密交通线等故事改编为情景剧在教育基地上演。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热的不断升温,来到基地参观学习的游客越来越多,有些游客还会唱着《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口里喊着号子来到基地“寻找”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这让孙中启《85彩票网是一个什么网站》及基地的同事们深受感动。
孙中启表示,铁道游击队是闻名全国的红色资源,包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道德滋养,激励了一代代的人。“游客们的热情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结合新时代,发展创新,让红歌永续唱响大江南北,让铁道游击队的精神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