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8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今年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该学会在资料刊布、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的局面。待目前正在推进的“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完成,敦煌学界将共筑敦煌研究的雄伟大厦。
17日至18日,“传承与创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与国际敦煌吐鲁番研究、敦煌吐鲁番与丝绸之路、敦煌吐鲁番学的跨学科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展望等学术问题,展开讨论。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40年以来,举办规模最大的敦煌吐鲁番学学术会议之一。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介绍说,1983年8月,在兰州举办的“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正式成立,季羡林任首届会长。在当时全国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基础上,成立全国性的学会,给围绕敦煌吐鲁番的学术研究搭建了一个广泛的、跨学科的交流平台。
民间学术组织,也“上场”参与编纂大部头著作
作为民间学术组织,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要的功能是联络学人、推进个人和集体研究,但有的时候也直接“上场”,参与编纂一些大部头的著作。比如:黑白图版的《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开启敦煌文献整理出版先河;大型敦煌学专业工具书《敦煌学大辞典》首次用辞典方式对敦煌学各个方面成果做了总结;《敦煌讲座书系》体现百年国内外敦煌学各个学科研究成果。
荣新江说,目前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册会员有404人,是一支庞大的学术研究队伍,有些老一辈学者仍然在整理出版自己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学会成立时进入敦煌学领域的人,现在已经成为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承担起许多大项目、大工程;一批年轻学者快速成长,不断刊出具有新思路、新视野的研究论著。
“但也要看到,该学会会员的学科构成不够均匀,研究文献、历史、艺术的较多,而考古学方面比较薄弱。”荣新江表示,敦煌石窟的考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敦煌城及其周边考古工作还没有主动展开。吐鲁番方面的考古工作不断有新成绩,不论是吐峪沟石窟,还是西旁景教寺院等,为吐鲁番学研究注入新活力,但吐鲁番学研究院人员有限,许多考古学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
推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
目前,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正聚力于“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这是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下,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其中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全集》已先期开始,目的《澳洲幸运5O5757典cc》是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
据了解,《敦煌文献全集》将不仅用高清彩色图版影印文献本身,还要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给每件文书确定系统、准确的名称,今年计划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甘肃藏敦煌文献》。此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敦煌文献的工作也已列入议事日程。
“故宫博物院、重庆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也在进行当中,过去出版过黑白图版或彩色图版的收藏单位,也将纳入《敦煌文献全集》重新整理出版。”荣新江说,已出版的《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敦煌文献缀合全集》《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以及敦煌学研究论著精选丛刊等,都会成为“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的组成部分。
而在吐鲁番文献整理方面,高清全彩的出版工作部分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都是八开、全彩的规格。
荣新江表示,目前,武汉大学、新疆博物馆、吐鲁番学研究院正在重新整理1959年至1981年间吐鲁番墓葬、石窟出土的文书,将以高清全彩方式呈现给学界。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和西旁景教寺院遗址新出文书,将是今后吐鲁番文献整理的重要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