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卡蒙娜第29分钟极限精准的左路长线抽射,让西班牙队在本届女足世界杯决赛中1∶0力克英格兰队、收获队史第一个世界冠军至高荣耀。
这是扩军至32支球队后的首次女足世界杯,西班牙女足成为继美国、挪威、德国和日本队之后第5支世界杯冠军球队,而男、女足均能在世界杯夺冠的成就,此前也只有德国足球曾经做到。
对比略显迷茫的中国女足,本届世界杯的意义在于真正认清了女足运动发展潮流(更接近足球本质的更高、更快、更细致、更凶猛)以及和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中国女足只有清晰定位,才能站上艰苦新征程的起跑线,才能在“亚洲杯冠军”的起点上更进一步。
女足世界杯两支决赛球队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建立在各自国内联赛及欧洲联赛高水准较量基础之上,这是两国女足甚至包括男足在内足球整体水平的真实体现,绿茵场上无数的事实说明,脱离优质基层运动土壤打造一支高高在上的国字号球队,既不合理,亦不现实。
新科冠军西班牙女足得到了她们应得的荣誉:来自皇马的卡蒙娜成为决赛最佳球员(半决赛淘汰瑞典队的绝杀也由卡蒙娜贡献),来自巴萨的中场核心邦马蒂收获本届女足世界杯金球奖。25岁的邦马蒂自小就是巴萨拥趸,她合理并且积极的技术动作、对场上局势的阅读,完全基于她对足球比赛的理解,先有技战术能力,再有“球商”支撑,她和队友在今年夏天的表演,会激励更多西班牙女孩投身绿茵场追逐足球反馈的乐趣。
这也让中国女足当家前锋王霜在无缘小组出现后的真实困惑具备更多业务讨论的前提。
“我们一直比欧洲球员练得更苦,付出更多,但始终没有拿到想要的成绩”,王霜想问“为什么”——王霜的问题并未具体到最能决定球员、球队上限的技战术能力细节,所谓“练得更苦”,更像是对“长期集训”的反思,就像一位瑞典女足球迷对于王霜提问的困惑:“如果我们训练比人家更苦的话,苦在哪里了?方向对不对?是因为集训时间更长、更熬人?”
扩军至32强,女足世界杯出线“机会”相对减少,但出线球队无不经过艰苦训练,只是训练基础和训练效果不同。以中国女足为例,倘若国家队集训还要从传接球力量、精准度、攻防原则等基本功抓起,额外的损耗将让“苦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世界女足运动发展潮流对中国女足提出新的技术指标,中国女足需要改变思路才有出路。
国家体育总局2022年发布《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其中“总体要求”对于中国女足国字号球队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践检验有些“超前”:比如“到2025年,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本届女足世界杯8强”,事实上本届世界杯赛中国女足小组赛未能出线晋级16强,而8强球队表现出来的整体技战术能力,也非中国女足在本周期之内可以达到的高度;再比如“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巴黎奥运会前8名”。按照巴黎奥运会赛制,决赛圈一共12支女足球队参赛,亚洲区球队只有2张门票。今年5月预选赛抽签完成,中国女足与韩国、朝鲜、泰国3队在第二阶段同组,由于预选赛总共3个小组,只有3个小组第一和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进入最终由4支球队参加的奥运门票争夺战(抽签进行主客场对战),日本、澳大利亚在其余2组为种子球队,这意味着即便进入4强门票争夺战,中国女足仍需极致发挥才有希望进军巴黎奥运会。
“总体要求”在2030年和2035年的要求则是“2030年,女足青少年国家队力争进入世界杯前4名,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2027年女足世界杯(欧洲多国联合申办)、2028年奥运会(美国洛杉矶申办成功)前4名”,“2035年,积极申办2031年女足世界杯,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2031年世界杯、2032年奥运会(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申办成功)前3名”——即便以10年为期,中国女足想要完成世界前三、前四的成绩跨越,难度可想而知。
校园普及、职业联赛,是国字号成绩提升的推动器,长期集训所造成的损耗显而易见,“顶层设计”的重点,应该下沉到更需费心、费力的基础层面——“学西班牙”“学英格兰”“学荷兰”“学日本”……“学谁”无非技术问题,打造中国女足传控结合速度冲击的特色同样可行,但今后10年,中国女足发展能达到的高度,先由“热爱程度”和“用心程度”所决定。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