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集团军某旅坚持科技赋能战斗力建设——
模拟训练:低投入产出高效益
■葛斌 刘坚 刘庆峰
仲春时节,笔者来到“特战尖刀连”采访,此时他们正在组织战术训练。不同于过去,这次训练是在该旅模拟训练中心进行的。
模拟伞降场上,下士吴禹杭从机舱一跃而下,娴熟处置空中特情,顺利抵达预定区域,而后在暗流涌动的潜水模拟场进行水下渗透,上岸后又在虚拟密林中展开“敌”后侦察……
此时,指挥观摩区内,李飞戴着VR头显、力反馈等设备,以战场观察者的身份,根据系统回传的数据,分析吴禹杭的训练情况。
“过去在营区里,像这样从空中到水下的连贯作业几乎不可《开云体育太坑人了》能开展。”李飞对笔者说,特战队员在遂行作战任务中经常需要与其他军兵种携手,如今有了模拟训练中心,这样的练兵越来越多。
“训练条件环境具备了,训练频率和质效也随之水涨船高。”李飞拿起一份“训练进度表”说。笔者翻阅进度表发现,今年开训以来,依托模拟训练中心,他们不出营区,便已完成了10余个特战课目的仿真训练。
“这样的训练进度,过去不敢想。”曾经,一些特战课目训练的门槛之高,一度让从合成部队转岗而来的小队长沈腾飞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沈腾飞举了一个例子:伞降课目通常需要协调陆航部队的直升机或者空军单位的飞机,才能开展实装实训,但这样的机会一年下来也没有几次,大部分在营训练时间只能练习几个简单的地面动作。
“都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但是伞兵上不了天就没有办法实跳啊!”沈腾飞说,尽管已经历几次伞降,但风向风速一有大的变化,他心里就紧张,有时很难着陆到预定区域。
“何止是伞降课目训练!”该旅作训参谋昌晨立告诉笔者,不少特战课目的训练要利用野外驻训时机,寻找合适的场地才能进行,无形之中拉长了特战队员的成长周期。一些营连主官感慨:“培养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太难了。”
“真实的能力底数需要不断在实装实训中去摸清楚,制胜未来战场的硬功也只有在反复训练中才能练就。”昌晨立分享他的亲身经历:那一年,上级下发新型潜水装具,由于缺乏训练条件,一直到年底驻训,他才真正掌握官兵运用该装备的能力底数。
不协调其他军兵种部队,一些训练就难以深入;没有逼真的现地环境,许多课目就难以展开;缺少实装实训,核心战斗力就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尽管人人渴望早日成为特战尖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兵们曾心急如焚。
“战斗力建设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必须努力克服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堵点和难题。”该旅领导介绍,这些年,他们以担负陆军模拟训练试点任务为契机,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主动“破局”,经多方努力,建成了一座集伞降、潜水、驾驶等多个课目模拟训练场及训练数据采集于一体的模拟训练中心,以相对较低的投入推动军事训练产出高效益。
一级军士长王延龙至今记得,第一次在该中心开展潜水模拟训练的情景。作为教练员的他刚按下开始键,上一秒还平静的水面顿时波涛汹涌,特战队员置身其中,就和在大海里一样。与此同时,一组组宝贵的训练数据上传到系统里。
“太令人兴奋了,每次来到这里,都有一种打仗的感觉。”王延龙感慨,仿佛一夜之间,那些围绕部队训练的老大难问题都迎刃而解。据他介绍,有了这个中心,从模拟实操流程到模拟战场环境,从磨炼“肌肉记忆”到激活“战场联想”……特战队员们不出营区,就能真切感知实战化训练的声音、味道、触觉。
换挡、加速、回转方向盘……移步至特种驾驶模拟区,只见下士吴昊宇正驾驶步战车连续通过多种障碍。电子屏幕上,丘陵、高原、戈壁等不同场景接连出现,现场不时响起枪炮声,他的身体随着地势的起伏和车辆的颠簸不停地摆动。待完成一轮训练,他已是满头大汗。
“训练强度太大了,整个过程必须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丝毫松懈。”昌晨立告诉笔者,各级都在强调实战化训练,但是平时训练出于安全考虑,有时很难做到真、难、严、实,如今用上了模拟手段,他们可以大胆将训练环境设难设险。
模拟训练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采访中,女子特战队员林慧用自己处置空中特情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只知道耳边风越来越大,预想中的开伞冲击力却没有到来……”林慧回忆起那次主伞未开的情景,还是感到一阵后怕,但当时的她没有多想,本能地拉开了胸前的备份伞。
本能,来自“肌肉记忆”。那次只是林慧第6次进行伞降实跳,而主伞未开的特情处置,她早已在模拟训练中心训练了上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