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15日(刘欢)近年来,各大城市兴起了一种新型自由职业——陪诊师。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一系列服务明码标价,主要面向独居老人和城市青年。
低门槛、不需要从业资格证明、不要求医学知识背景,陪诊师是份怎样的工作?新型职业有《567彩票app最新版本下就》哪些行业问题需要注意?
消耗体力和时间的事,都由他们代劳
29岁的胡青独自在北京工作6年了,50多岁的父母远在老家哈尔滨。
2022年,患有横纹肌溶解症的母亲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正巧,胡青在朋友圈了解到陪诊师这一职业,因为担心父母年纪大了,在医院长时间检查过于辛苦,她便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寻找合适的陪诊师。
胡青坦言,第一次找陪诊服务的时候有些犹豫,又不想麻烦亲戚。“找亲戚帮忙还挺欠人情的,思来想去,能花钱解决的事情还是不要麻烦别人了吧。”
胡青找到一位兼职的宝妈,因为怕父母舍不得花钱,就谎称陪诊师是自己的同学。早上,陪诊师便将父母接到了医院,取号、排队、取片子……中间的等待都由陪诊师代劳,父母中途就回家休息了。
在医生做完诊断、开药之后,陪诊师帮忙取药并邮寄到家,胡青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对于陪诊服务,她认为现在医院科室划分细致,智能设备更新较快,这一点对老年人就诊很不友好。
“老年人现在就诊难度不小,而且如果是异地就诊,不仅需要一边排队一边照顾行李,还有可能跑错路。”胡青表示,陪诊师可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尤其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病人就不再需要做排队、挂号等一些消耗体力的事情。
长春的姜先生此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同样是在2022年,因母亲患有甲状腺结节,需要到医院就诊,他了解到陪诊师这一职业。于是,姜先生找到5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安顺陪诊工作室。
他向中新网表示,就诊服务一般面向老人、异地就业的独居青年以及因进行特殊检查而无法自由行动的病人,但不接收急性或恶性疾病病人的单子。陪诊师主要提供挂号、取药等服务,不会提供具体挂号科室的资源,不干涉客户个人选择。
“黄牛提供资源,我们提供服务。”姜先生说。
没有专业的职业规范,陪诊也会遇到病患纠纷
从事互联网产品开发的黄先生在2022年成立了91陪诊平台,平台主要负责陪诊师的招录、培训。目前他所招录的陪诊师年龄大多为30到40岁的中青年。
他告诉中新网,根据市场调查,目前社会对于陪诊师的需求很大,但实际下单的人却很少。“很多自媒体说陪诊师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但根据我们的调查,陪诊师接单很零散且没有客源保障,不仅赚得不多,还有可能倒贴钱。”
中新网了解到,陪诊师收费主要分为两种:按小时和按天计费,不同城市的医疗体系各有差别,收费标准也多由陪诊师自定。同时,行业内也少有统一、规范的职业培训。
对于是否需要必备一些医学知识,行业内则有不同看法。黄先生认为,目前行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要求医学背景知识会提升人力成本。
姜先生则表示,心理疏导和心脏复苏等急救知识对于陪诊师来说是必要的。在他看来,陪诊师不仅要帮助病人理解、遵照医嘱,还需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同时,陪诊师也应学习一些护理技能。
他记得,工作室曾在凌晨3点接待了一位40多岁的独居病人。患者在家时被柜子砸伤,腿部骨折。起初,工作室也犹豫过要不要接单。但在交谈中姜先生了解到,病人是一名自闭症患者,身边没有亲人在,希望陪诊师能够帮助自己就医。
工作室还是答应了病人。住院一个多月来,病人的亲人从未出现。工作室的几位陪诊师轮流去医院陪护,有的同事还在自己家里做好了饭带过去。
然而,当病人出院后在家休养时,家属却找上门来。他们认为是陪诊师照顾不周,导致病人出现术后康复慢、腿部恢复不到理想状态等问题。
“他们找上来的时候,我们心里其实挺复杂的,毕竟确实是很用心地在照顾客户了。后来我们也出示了相关材料,请来了律师,患者家属这才罢休。”
姜先生回忆说,虽然在此过程中,家属声称是陪诊师的责任,但病人一直坚持为他们说话。“别管我家里人怎么说、怎么做。你们对我照顾得已经很好了,谢谢你们。”病人曾对工作室同事这样说道。
行业缺乏准入规范和职业培训,亟待医院合作和市场监管
事实上,早在2015年前后,市面上就曾出现过e陪诊、安心陪诊等平台,也均获得过上千万融资,只是后续发展不如人意。
目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陪诊师”这一职业尚未被收录在内。
但在2020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对“社群健康助理员”的工作内容描述为:为社群成员提供健康探访、体检、就诊、转诊等代理或陪护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协助服务。
姜先生认为,陪诊服务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统一、专业的行业规范,陪诊师不仅会被误认为是黄牛,而且还会受到黄牛的骚扰。他就曾多次在半夜受到黄牛的轮番信息轰炸,“给我发微信、打电话,说我挡人财路了,很多话说得很难听。”
谈及未来如何发展,一方面,他希望陪诊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能够获得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请专业人士鉴定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陪诊师;另一方面,他认为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那些打着陪诊师名号却行黄牛之实的行为。
河南省某医院普外科陈医生则表示,陪诊师和医院护工不同。护工由医院培训,负责病人术后照料。而目前的陪诊服务需要和医院建立合作,通过统一和专业的培训,让陪诊师了解医院的就医流程、科室分类、就诊方向等,才能让陪诊服务更规范化。(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