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搜索时代开始,再到微博、微信、短视频,谩骂、侮辱、人身攻击等语言暴力在互联网平台时有发生,对被网暴的当事人带来严重的精神伤害;更有甚者,施暴者利用人肉搜索等方式泄露个人隐私和信息,不仅对被施暴者造成了精神伤害,而且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人身财产等各项伤害事件也屡有发生。根据2022年6月28日抖音预防治理网暴开放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1-6月,抖音即因网暴处罚了1万余个账号,拦截了9200多万条不当信息。几乎同一时间,微博也发布《369官方彩票苹果ios版APP》了《微博网暴治理报告》,3个月时间即处置账号1.8万余个,处置内容1900余万条。在抖音和微博发布的报告中,占据网暴类型第一名的均是言语谩骂和冒犯类,这也体现出了网络暴力现象的普遍性和日常
网络暴力不仅是一个互联网治理问题,也涉及到侵权和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欧盟推出了数字服务法案,法国、意大利等国均推出了相关民事、刑事法律规定,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规制。我国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也均有涉及到网络暴力治理的相关规定。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进一步对网站平台进行统一指导。通知规定,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依法从严处置处罚等四个方面,是平台主体工作的主要方面。
2022年以来,抖音已上线了14项网暴治理功能。比如,针对网暴的施暴者,抖音通过人工智能与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网暴风险期、发酵期、消退期,分别对网暴内容和账号进行识别,一旦识别确认即会对施暴者采取发文警示、提示修改、提前拦截、账号处罚等不同程度的治理措施;针对网暴受害人,抖音则通过提供管理评论权限、管理私信权限、设置临时对话等功能,尽可能保护当事人不受施暴者骚扰。与此同时,当重大舆情事件发生后,抖音网暴安全团队和心理关怀团队也会主动联系当事人,主动告知可采用的预防方式,推出了集合多种能力的“一键防暴”功能;在生态治理上,抖音也通过发布公告倡导、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最大程度提供网暴预防和保护的技术能力。
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平台技术功能的设定,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制度和规则的基础支撑,但是制度和规则的执行并不一定能够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网暴综合治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就包括每一个普通的网络用户。在网络暴力典型事件的施暴者访谈中发现,往往相当部分网暴施暴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施暴,“主持正义”和“围观心态”是其中的两类典型心理。
正如开头所说的电视剧中的那个故事一样,施暴者对男主的网暴,并非是和他有什么仇怨,反而认为男主是殴打他人进ICU的“罪魁祸首”,认为自己对男主进行谩骂侮辱甚至人肉搜索男主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等是在“维护社会正义”。某种程度上说,这属于一种不时出现的舆论现象,即普通网民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事件中,无法完整客观认识事实真相的激动情感表达。
在当下互联网生态中,事实的缺失扭曲和情绪的过剩喧嚣是显著特征,“反转新闻”可谓比比皆是。从网民的角度出发,提升媒介素养是网络暴力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和当务之急。网民应该对大V、自媒体和其他网民的发言有清晰的认知,这些博主发出的内容并不一定是事实,也有可能是为了博取流量而进行的“编辑加工”甚至“胡编乱造”。网民在做出评论判断前,要从多方面综合地看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尽可能地保持独立客观的思维,以理性的眼光看待网络内容。
网络舆情事件纷繁复杂,背后存在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表达、闹大、围观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发现真相、保护弱者。一个舆情事件或许在一阵风潮过后就被网民所遗忘,但是在此过程中对某些具体当事个人造成的伤害却是真实而难忘的。个体在遭遇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时,力量是微小而薄弱的,或许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网暴的力量之时,才会对自己键盘下的“表达”有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