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和录取结果陆续公布。面对考试与学习,分数与排名,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
——————————
“你都拿出课本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今年高考结束后约20天,王淼的女儿接到了某校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记者注)的考试通知。坐高铁前往考点的前两个小时,女儿始终没有翻看复习资料,对此王淼大发雷霆。
由于高考成绩不如预期,女儿只想学习化学专业,所以能报考的理想院校很少。王淼将强基计划当作女儿入读理想院校的“救命稻草”。“其实可以猜到,我们这次就是陪跑。”《飞艇5码5期必中技巧》王淼介绍,本次该高校仅录取3人,高考分数占比85%,而参加考试的学生很多,女儿的成绩并未排在
王淼回忆,女儿备考时每天都在看书,考试前一天甚至复习到了晚上11点。尽管如此,她还是因为女儿趴在床上,而非在桌子前学习而发火。
成绩出来后,女儿排名第五,和录取分数线仅差两分。王淼很难受,“现在我都听不得这所学校的名字”。
高考分数和录取结果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愁。成绩理想的学生,拿到心仪高校的入场券,安心享受假期;高考成绩不如预期的学生,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痛苦失落常伴左右。作为失利考生的家长,也时常被焦虑围绕。
那么,面对高考失利,家长的焦虑如何缓解?他们要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子女?
高考失利以后
王淼的女儿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初升高时被保送进了北京排名前十高中的尖子班。然而,好势头没有持续。由于喜爱化学,女儿在高中时选择了不擅长的数理化方向,刚入学时排名前50,到了高三排在250名开外。王淼说,女儿的分数够上一个没那么好的“211”,和模考成绩相差不大,“但这种落差感让我难以接受”。
王淼和丈夫均毕业于全国排名前五的大学,且工作单位都很好。“平时接触到的人和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好的毕业院校为学生发展带来的助力。”王淼说,当你知道什么是更优质的,你会希望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即便是所谓的‘降级’,我也希望可以在一个差距不大的范围内”。
初中的好成绩和父母的高学历,让家长对孩子有了更高的期待,当期待落空,便容易引发焦虑。高考后很多人来询问王淼女儿的高考成绩,她对此很反感。“我恨不得把他们都拉黑,有时甚至会想,你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还是真的关心我?”有人发来历年分数段,她想:“我都研究一年了,还需要你发我?”王淼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过度敏感,另一方面他人的过度关注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表现,是一种冒犯。
因子女高考失利而焦虑的还有林木。他的儿子5年前参加高考,分数比平时低了近30分。知道成绩后,儿子把自己锁在房间内,两周没有出家门。对于儿子的痛苦,林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段时间,林木总是回想高考前的细节,不断自责:“如果高考前带他出去玩一天,放松心情,结果会不会好一点?”“如果去考场前,嘱咐几句注意细节,是不是能提高几分?”林木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两周瘦了8斤,嘴边起了一圈泡。
“孩子高考失利,家长在初期出现失望,甚至埋怨的想法和情绪是正常的。”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贾洪武认为,家长要具备共情精神,“高考失利,父母难受,孩子也难受。”当家长意识到这点,他们对孩子失望和怨恨的情绪就会减轻,转变为关怀,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贾洪武同时表示,实事求是也很重要。父母往往会对子女有一些理想化的期许,有的期望远超孩子的能力,当孩子没有发挥到最优水平,父母就会感到失落。
在子女面前,家长应该怎么做
面对高考失利,难受的不只父母,还有孩子。在子女面前,家长应该怎么做?
林木回忆,虽然当时心里难受,但他尽量不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以免增加孩子的负担。面对外人的询问,他还会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不想让别人同情我,觉得我一点打击都承受不了”。林木很希望儿子复读,但是没对儿子明说,只是表示“无论怎么选,父母都会支持”“他已经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了”,林木相信儿子的判断力,同时担心父母的建议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作出不合适的选择。
相比于第一次高考失利,第二次高考再次失常更让余竹的母亲焦虑。“我怕她考不上,再复读压力也大。”和林木相似,余竹的母亲也不敢表现出来,“别说哭了,就连说话都是看余竹高兴,我才敢多说两句”。
为了缓解焦虑,祁萍为女儿报名了某机构指导志愿填报,即便她的女儿高考分数仅比平日低10分,即便女儿已经拿到了某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资格。“我想做双倍保险。”祁萍说。进入机构后,指导老师先让女儿估分,并进行职业测试,而后综合往年录取分数线给出建议。祁萍的女儿表示,机构只求稳,“建议报考的学校,我都觉得分数浪费了”。最后,女儿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报考,“指导没什么用,但确实让爸妈缓解了焦虑”。
“家长要做子女的盟军。”贾洪武建议,在孩子面前,家长要适当控制负面情绪,以免加重子女的悲伤。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认为,这取决于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如果沟通顺畅,家长可以坦白表达,同时告诉孩子:“这件事是暂时且正常的,我也很关心你的情绪。我们一起面对,事情会慢慢好起来的。”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感到焦虑,陈武建议家长去做一些事情充实自己,转移注意力。至于工作较忙的父母,可以对工作做一些梳理,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在脆弱的时候不要故作坚强。”他表示,家长可以和同事、领导沟通,“最近状态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担待”。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上做出改变,例如短途露营、旅游等。“离开和孩子长期相处的场景,你会发现还有很多事值得追求。”陈武说。
“高考失利需要全家人共同面对,寻找出路。”贾洪武表示,家长如果有能力,可以为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提出建议。当双方想法不一致时,要根据父母的权威性,即家长从前做的事,孩子是否认可;子女的顺从性、对自己以及社会的了解程度等,进行判断。当孩子有清晰的判断、理性的思考时,家长要适当尊重子女的想法。
将焦虑交给时间
高考作为人生的关键节点,总是时刻牵动学生和家长的心。面对考试与学习,分数与排名,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
“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有选拔就会有淘汰。”陈武表示,家长要意识到,考不上理想院校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即便是高考失利,也不代表孩子的未来没有希望,“后期可以通过考研等方式提升自己”。
家长需要想清楚,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陈武建议家长将健康、幸福、成长、学历等要素排序,而后思考,如果想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需要怎么做。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好,但精神世界贫瘠,有的人正相反。“我们希望孩子全方面发展,但有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认为,家长不能只盯着成绩看,而是要从整体上看到孩子已具备了什么。
有人觉得,在更好的院校学习能够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与人脉。在贾洪武看来,这因人而异。即便在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校,学生如果没有能力抓住机会,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即便接触到优秀的人脉,也难以为将来的发展助力。很多在非“985”、“211”高校就读的学生,同样能够开拓眼界,“更何况现在有网络,什么都能查阅到”。
余竹和祁萍的女儿最后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回看高考的那段时光,祁萍觉得焦虑没什么用。“虽然执行起来很难,但也应该放松心态,正常工作和生活。”她说。
林木的儿子选择了复读,考入某“985”院校,现在已经在德国开启了读研的生涯。林木觉得当时的担心是多余的,但如果再来一次,可能还是会着急。缓解焦虑,他表示,将事情交给时间,一切自会解决。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除贾洪武、陈武外,均为化名)
实习生周冀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