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票证供应、消费品调拨分配,到改革开放后商品供应逐步充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我国消费领域在过去75年间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7万亿元,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供给完善,流通体系质量效率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为消费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自2018年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社会《下载彩票app送彩金28新平台》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59亿元,之后连续攀升,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万亿元,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1%。
随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比重逐步降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是2013年的2.9倍;当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超过4.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为10%。
不断完善的市场供给激发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以化妆品、通信器材、体育娱乐用品为代表的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值中,化妆品类、通信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为4142亿元、6814亿元和1186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26.9倍、93.6倍和21.1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商品成为消费新时尚。
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1998年至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分别增长15.1%、11.4%和10.3%,增速高于消费支出总体水平。
商贸流通效率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市场供给处于紧张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商品供应丰富充裕,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多样的消费需求。如今,我国消费市场供给丰富多样,市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商贸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3年,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总量已近2亿种。随着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服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市场供给不断扩大。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法人单位数分别超过470万家、90万家和30万家。
75年来,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末,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超过1000万个,约为1952年的77倍,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连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29.7万个,是2012年的1.5倍;实现商品销售额3.9万亿元。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飞猛进,助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同时,连锁化经营、商品交易市场等传统经营模式保持平稳发展,多层次流通网络体系构建日趋完善。
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商贸流通领域变革提供了技术保障。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超过6万家,占限上企业的比重为13.2%,比2012年提高7.3个百分点。
区域联动均衡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东部率先发展,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平衡性不断提升。
随着城镇化逐步推进,城镇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状况极大改善,乡村消费市场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带动消费市场区域协调性不断增强。2023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23.8万亿元、11.5万亿元、9.8万亿元和2万亿元。从各区域占比情况看,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后发优势明显,消费品市场呈现总体均衡发展的态势。
进入新时代,除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和2022年外,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0%;特别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