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消费如同一支劲旅,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产业空间。从文体演出来看,舞台剧、线下音乐节遍地开花,如河南最新打造的《只有河南》圈粉无数;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依托铜官窑这一特色旅游小镇吸引众多的人前来了解湖湘历史文化……而最近半年每个月的线下音乐节超过30场,音乐节召唤着无数歌迷奔赴一二三四线城市乃至小镇。除此之外,2023年暑期档刷新中国影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长安三万里》《封神》等影片叫好又叫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们谈文化消费的时候,重点其实是文化,因为当人们有了文化需求,自然就会产生文化消费,进而通过消费来体现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暑期档的火爆影片为例,影片的文本、美术、服装、音乐,无一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追溯与提炼。正是璀璨的传统文化,给予了这些大片拍摄的底气。同时,在符合现代观众审美和价值观方面,影片也有更为现代化的改编,让故事产生更多的心理和情感投射。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展现出的独特艺术形态,显然使文化产品顺利地成为一个“符号”,鲜明地传递着文化价值。
不难看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各地都在想办法做大文化品牌。西安的大唐文化品牌、杭州的大宋文化品牌、江西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品牌……这些文化品牌立足自身优势,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并通过“文化+旅游+科技”模式,让旅游变得越发生动。文化品牌直接催生文化价值,也直接决定其在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可见,独特性是品牌建立与发展的刚需。
要具有独特性,就必须认清自身具备哪些优质的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良好的顶层设计与总体发展规划,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价值。比如,湘西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独特,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贵州黔南州、云南西双版纳州相比尚有差距,不少极具文化价值的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好客山东”“老家河南”“七彩云南”,无一不是深刻把握了地方文化的独特优势,打出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只有塑造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品牌,让文化有意思、有深度、有辨识度,才能让人们“玩”起来,并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
除了传统文化消费,如今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对于文化的感受体验,在新型文化消费中,做好创新也是文化价值的体现。比如,“发现·北京中轴线”展览,通过虚拟现实互动,登临虚拟钟鼓楼,远眺南北中轴线,通过50余张数字卫星照片直观感受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发展变迁;具有千年历史的隆福寺,正在成为集剧场、美术馆、共享办公区于一体的文化新空间;等等。这些文化消费新《168彩票网app下载手机》业态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而在创新手段之下,其中的文化内涵也以浸润性极强的方式为人们所感知、认同。创新,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使文化消费产品诞生更多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扩大文化价值
一项消费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是撑不起自身发展的。前不久,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文化新业态引领作用增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态势向好,印证了中国文化消费品质的上升。那些广受欢迎的文化消费产品,让人们在获取体验感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的感知和放大。在文化消费中进一步体现文化价值,这正是消费升级的核心所在。(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