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中国|访谈)布林肯耶伦相继访华,美方谋求对话合作的一面上升了吗?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布林肯耶伦相继访华,美方谋求对话合作的一面上升了吗?
—— 专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黄钰钦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于7月6日至9日访华,她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近期第二位访华的美国内阁高官。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关于中美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
近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率团访问美国开展智库交流,与美国政界学界人士进行广泛对话。他接受中新社“近观中国”栏目专访,对中美关系现状、两国如何在新时期找到正确相处之道、如何看待布林肯和耶伦相继访华等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在谈及中美相处之道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近期布林肯、耶伦相继访华,您怎么看新一轮中美高层互动?是否意味着美方谋求对话合作的一面正在上升?
徐步: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矛盾,在很多问题上立场不一致,但另一方面,两国保持了高层交往和接触。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当时双方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问题是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没能真正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没能践行自身所做的承诺。
拜登政府自上台以来总体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对中国进行遏制围堵打压。但是两年半时间过去之后,美方发现这一套也有不少问题,很难行得通,很难达到如美方所预期的效果。美方对中国进行围堵,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不跟着美国走。
美国在世界上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但世界广大国家不认同美国的这些做法,他们反对美国搞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美国搞“美国至上”“美国优先”。中国主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响应和广泛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人不得不思考,试图通过打压围堵来破坏中国发展、孤立中国的做法行不通的话,下一步怎么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施压的同时,美方谋求对话合作的一面似乎多了一些。
继耶伦之后,美国可能还会有其他内阁级官员访华,这表明美国政府高官也在思考应该如何处理美中关系。美国的部长们来华访问,这不意味着双方之间的问题得到多大缓解,也不意味着双边关系会出现戏剧性改善,而是意味着美方和中方都在寻求在新的双边关系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找到相处之道。
中新社记者:近日您赴美进行智库交流访问,先后在纽约、华盛顿等地与美国政要、学界专家等进行广泛交流。与前几年相比,您在此次交流之旅中感受到哪些明显变化?
徐步:与前几年我赴美交流时相比,今天的中美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对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越来越感到忧虑、焦虑甚至是恐惧。
在美国一些人看来,中国不但有意愿,而且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越来越具备实力改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沿着上述思路,这些人不断强化对华打压,在政治上攻击中国制度,在经济上搞“贸易战”,在科技上搞所谓“脱钩”,在国际上纠集所谓“价值观同盟”围堵中国,在军事上采取派遣军舰过航台湾海峡、到南海炫耀武力等一系列做法,使中美关系越来越恶化。
美方的政策严重影响到双方交往的气氛。这就是为什么我这次到美国参访交流,感受到中美关系的气氛出现了明显恶化。在美国国内反华舆论的大力推动下,对华不友好的声音明显上升。可以预料,中美关系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将会处在困难的局面。
中新社记者:在同美国政要、智库专家沟通交流时,您认为中美双方对于两国关系和国际局势存在哪些显著的共识和分歧?这些共识和分歧产生的源头是什么?
徐步:我此行在美国走访了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的9家美国主流智库,我的感受是,一方面美国智库对于同中国智库开展交往有积极性,他们在思考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应该怎么走、往哪里去,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果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双方都要承受灾难性结果。
在我与美方人员的交流中,很多美国学者都谈到中国的能力(Capacity)问题,他们觉得中国实力的增长对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的地位带来冲击甚至是威胁。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所谓“中国的意图”。随着中国越来越具有发展实力,美国一些人沿用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思维逻辑,得出中国“国强必霸”的结论。
美方讲Capacity(能力),讲Intention(意图),其中心视角都是权力、政治以及霸权思维。中国人并不这么看,中国人看到的是包容、共赢和共处,强调的是发展并不是为了超越美国,而是为了让中国更加富强,为了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美国要思考21世纪应该以什么样的政治逻辑来看待今天的世界,用什么样的思维来思考国与国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习近平主席多次讲,“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命运共同体”。
我此行接触到的所有美国政府官员和学者,都认识到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作为对国际和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必须要找到相处的办法。这也是为什么美方很多人强调在一些问题上应当保持对话并且进行合作。他们提出要想办法把“护栏”加装好,但我也跟他们强调,如果美方不改变要破坏中国发展的目标,不改变要阻止中国实现统一的目标,任何“护栏”都没有实质意义。
中新社记者:近段时间,“去风险”的讨论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关注。美西方政界和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去风险”不是“脱钩”,是旨在消除供应链方面的过度依赖,甚至提出中国的“内循环”“自力更生”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去风险”。您如何评价当前美欧一些人对于“去风险”这一话题的讨论?
徐步:对于所谓“去风险”,要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去风险”是某种程度上的“脱钩断链”。什么叫“去风险”?难道跟中国做生意、购买中国的产品就是有风险吗?如果这样讲的话,中国这么多年买了西方多少产品?从波音飞机、空客飞机到西方国家诸多的设备产品,这里边也有风险,但中国采取的是市场化、包容性做法,没有把购买或使用西方产品上升到所谓“风险”的角度进行泛安全化。但美国却把所有的问题都安全化,把购买中国的产品“风险化”。所谓“去风险”,这个说法的来源就是“脱钩断链”。
另一方面,考虑到西方一些学者,包括我这次在美国见到的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政策有很多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我们也要同有关国家进行沟通《可以玩g彩票的平台》交流,探讨如何避免合作走向泛安全化、泛风险化,真正找到使双方都能感觉安全,通过合作带来互利共赢
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恰恰是为了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以此进一步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活力,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当然要继续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际上我同很多美国学者说过,中国国内的消费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市场更加有活力,对国际市场也会有更大的需求,意味着要购买更多国外的好产品。就目前而言,同国外的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向他们准确解答中国的大政方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新社记者:美国明年将进入大选季,在您看来,美国国内的政治议程对于当前中美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应如何看待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
徐步: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帷幕已经拉开,民主党内拜登明显居于优势地位,共和党更呈现出进入竞选阶段的特征。我们注意到共和党一些参选人在对华强硬上可以说“相互攀比”,比谁批判攻击中国的声音分贝更高。
每到美国大选季,对外政策问题都会成为竞选的重要内容。在美国越来越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大背景下,对华政策无疑将是美国选举议程中的焦点议题。美国一些政治人物会试图利用对中国的攻击和妖魔化,抬升他们在美国选民中的形象,谋取赢得更多选票。应该说,这样的做法必定使得两国关系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恶化,进而可能对双方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一些政治人物的视野越来越狭窄,看待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局限,他们并不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也不从自身原因思考如何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这种短视驱使他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情都谋求看到明显效果,所以就聚焦攻击和妖魔化中国,通过展示所谓的“强硬”来拉拢选民。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欺骗美国选民,只会使美国自身面临的两党政治的相互攻讦不断激化,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突出,种族矛盾越来越严重,各种犯罪问题越来越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危害,这是美国自身的问题。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多元的视角全面看待美国,对于一些极端反华分子的鼓噪,要认清其本质。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智库交流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如何评价中美之间包括智库交流在内的人文交流现状、困难以及前景?
徐步:应该说中美人文交流,包括智库交流面临不少困难。首先是美国智库广大的学者,也是沿用美国传统的国际政治思维,为美国的所谓“超级大国”地位利益服务,不可能抛开这一框架看待世界和中国。在沟通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看法与政府的看法有高度一致性。
其次,绝大多数美国人根本没有来过中国,这种不了解使民众容易被所谓精英、媒体带偏。而后者总体上都受美国强权政治理论影响,都要服务于如何保持美国的霸权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的媒体上,几乎看不到对中国有正面的报道或者评论,几乎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这更反映出加强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
第三,受疫情影响,双方之间的互动受到冲击。由于各国采取应对疫情的政策有很大不同,使得原本就存在着的隔阂进一步加深。
第四,由于国际上发生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进一步导致中美关系复杂化。
第五,美国大肆宣扬所谓“中国威胁”,妖魔化中国所走的道路以及政治体制,制造了针对中国的恐慌,使得很多美国人以为到中国来不安全。
以上这些都对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我们一方面看到中美人员之间的往来面临不可低估的困难,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广大美国民众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生活水平,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并不关注同中国竞争。
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人民之间的往来,使更多美国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内政外交的政策理念,认识到中美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找到正确相处之道。(完)
受访者简介
徐步,法学博士,现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会成员,研究员。曾任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副代表(正司级)、中国驻东盟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智利特命全权大使。先后在《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观察》《东北亚论坛》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代表作有《够了,战争—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国际政治评论》《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