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周梦婷 北京报道
随着外部消费环境疲软,啤酒高端化“领头羊”百威亚太,今年以来遭遇了业绩冲击。10月31日,该公司发布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啤酒销量、收入、净利润皆出现下滑,其中中国市场净收入出现14.1%的下滑,领跌该公司其他区域。
今年以来,餐饮市场低迷,致使依赖餐饮的啤酒市场承压,随着即饮渠道疲软成为现实,叠加各家啤酒企业纷纷抢夺啤酒高端市场,如何在存量竞争中获得新的增长点,是摆在百威亚太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收入销量双降
在奥运会、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加持下,百威亚太依旧没有改变业绩下滑的命运。10月31日,该公司发布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其收入为51.04亿美元,同比减少8.3%,内生(指消除有关换算海外业务的货币转换及适用范围变动的影响后分析财务数据)减少6.1%,净利润由2023年前九个月的8.75亿元减少至2024年前九个月的7.42亿美元,同比减少15.2%,总销量为71.2亿公升,同比减少7.7%。
2021年至2023年,百威亚太净利润虽然在2022年、2023年有所下滑,但营收、总销量都处于增长态势。对于营收、总销量、净利润皆下滑的局面,百威亚太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2024年前九个月,受到中国行业表现持续疲弱影响。
根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的净收入同比下滑14.1%,销量同比减少10.6%,其中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6.4%,内生下滑16.1%,销量同比下滑14.2%,与所有其他区域对比,中国市场领跌。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餐饮渠道表现持续疲弱,较大幅度影响了业务。
今年以来,餐饮市场表现不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餐饮市场收入为3.94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2023年同期18.7%的同比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其中2024年7-9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0.7%、0.4%、0.7%。
消费疲软冲击高端化
近年来,啤酒市场持续高端化,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亚太在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头部地位,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二。
然而当前外部消费环境消费降级明显,这对百威亚太而言并不友好。在10月31日举办的分析师电话会上,百威亚太方面也表示,“当前消费环境的疲软确实对整个啤酒市场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在高端消费品类更加明显。”
在这种背景之下,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价格也有所松动。根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其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同比下滑4%,致使该公司每百升收入同比下滑0.6%,而在2021年至2023年,百威亚太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增幅分别为7.9%、-1.2%、8.1%,公司本身每百升收入都处于增长态势。
从今年上半年各家啤酒表现来看,啤酒高端化进程虽然逐步放缓,但还在持续,且呈现新的发展特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中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喜力、老雪和红爵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20%。
今年上半年,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189.6万千升,同比下滑4%,但带动该公司千升酒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同期,燕京啤酒在销量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其中高档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6%。啤酒市场呈现量减价升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对于啤酒市《香港马王资料2023年》场高端化未来发展,百威亚太方面在此次电话会上表示,中国高端和超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还不到成熟市场的一半,因此相信中国啤酒市场的最大增长点仍在于高端化。
蔡学飞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人们品质消费需求增加,啤酒高端化在消费市场层面呈现出分化趋势,精酿、原浆、白啤、黑啤等新品类快速发展,而以价格为导向的传统工业淡啤正在让渡给以品质为特点的新兴啤酒,这其中啤酒高端化是大势所趋,但是也有各自的特点。”
而随着各家啤酒企业高端化的发展,也对百威亚太的市场份额造成侵蚀,“目前随着华润、青岛、燕京等一系列国内啤酒的持续高端化,高端啤酒竞争强度不断加快,也不断稀释了百威在高端啤酒的市场优势。”蔡学飞对本报记者表示。
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百威亚太方面在上述电话会上表示,“百威亚太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发展战略,以百威品牌为主导的同时,也会向市场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同时也将继续大力发展非堂饮渠道,拓宽产品的市场覆盖,以及将继续投资于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并严格把控成本和收入,且灵活地进行商业投资。”
责任编辑:赵思远
“京通”小程序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规定 ➢。市民可自愿和自主授权,选择是否将北京健康宝的个人身份验证信 ♉息扩展到“京通”相关页面,所有这些信息都存储在北京市政务云, ❢且仅用于需要办理相关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时使用。如果市民选择不 ♐将北京健康宝的个人身份验证信息扩展到“京通”相关页面,也不会 ❗影响对健康宝的正常使用。香港马王资料2023年
“疫情三年以来 ⏪,我们看到外贸商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积极拥 ❡抱数字化新外贸。”沈方俊说。基于此,阿里国际站近期开始推出至 ⏱少100场“数字化混展”为主的海外展会,覆盖十余个重要外贸目 ⌛标市场,采用线下实体展会和线上数字展会联动的方式,让外贸企业 ♌精准触达海外专业买家 ♌,高效拓展海外市场。
本报记者 窦光鼐 【编辑:张道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