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风云
另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红利或许还未被市场察觉:国内医疗体系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阶段。
4月27日晚,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这是一家备受市场关注的上市公司,属于细分行业龙头,过去两年业绩有着高光表现,符合风云君筛选研究对象的标准。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8亿,同比增长27.36%,归母净利润16.56亿,同比增长16.86%。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亿,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3.30亿,同比增长7.68%。
两个报告期,营收均保持30%左右的增长,这个业绩不能说惊艳,也算得上是亮眼。要知道,2020年和2021年,联影医疗同样有着不俗的业绩表现。
所以问题来了,这家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呢?
高端设备继续放量,维保红利高速增长
作为国产医疗影像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是联影医疗的核心业务。2022年,该业务实现收入81.97亿,贡献近9成营收,2018年至今CAGR 44.9%。
(制图:市值风云APP)
截至2022年底,联影医疗累计推出90多款高性能产品,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RT放疗产品及动物MR、动物PET/CT等生命科学仪器,可满足从临床前科研到诊断再到治疗的需求。
从公开数据来看,2022年度,公司各主要产品销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增长尤为亮眼,同比增长80.62%,达到2.52亿。
RT是主流的放射治疗设备,最大限度保护人体正常组织或器官并摧毁肿瘤病灶,实现精准放疗,这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诉求。
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在业内率先推出诊断级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一体化的跨界融合产品。产品依托高清诊断级图像引导,实现患者在线一站式、即时完成从模拟定位到治疗实施全流程,全程耗时仅数十分钟,达到精准放疗新高度。
随着设备业务的持续放量,与之相关的维修服务也水涨船高,2019年维修业务首次破亿后,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远超设备业务。
2022年,维修收入7.49亿,同比增长70.4%。
(制图:市值风云APP)
从商业惯例来看,国际巨头的服务收入占收入的比重通常在40-50%左右,随着设备业务持续放量,公司未来维修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参照公司给美年大健康提供的服务,每台整机每年服务费都超过10万元,且逐年递增。
海外连续三年保持翻倍,“中国方案”输出到全球
分地区来看,2022年,公司境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9.74%,境外业务同比增长110.83%,境外业务对带动营收增长功不可没。
事实上,联影医疗的海外业务近些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过去3年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0%。也就是说,每年都在翻倍。
(制图:市值风云APP)
目前,联影医疗已经有39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37款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客户群体已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在海外重点国家的高端医院取得持续性突破,一批高端设备已经进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创新中心、卡罗尔顿区域医疗中心(CRMC)、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盐城湖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中心等众多全球顶尖临床与科研机构。
从境内来看,联影医疗已入驻全国超过1,000家三甲医院,在排名前50的医疗机构中,公司用户达49家。
按2022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占有率口径,联影医疗在中国市场影像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第一,CT、PET/CT、PET/MR及XR产品均排名行业第一,MR和RT亦排名前列,其中:
CT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
PET/CT及PET/MR产品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DR及移动DR产品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看到这个数据,风云君也是颇为动容。
曾几何时,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被GPS(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外企高度垄断,它们恣意任性,使得国内进口医疗《爱彩网彩票论坛》设备价格往往较欧美高出50%-100
以核磁共振产品为例,一台1.5T的MR国内售价曾高达1200万人民币。就连卫生部门的领导也曾公开提到“进口医疗设备多,是看病贵主因。”
而如今,联影医疗不但打破了GPS的垄断,泽及十几亿同胞,还杀入海外市场,参与到同GPS的国际竞争中,持续输出提高全球医疗水平的“中国方案”。
不只是跟随,更多的是引领和超越
看到这,肯定会有老铁问,为什么利润增速没有匹配上营收的表现呢?其实,这背后和公司为打破垄断、确保国际竞争地位的持续输出有关。
自成立起,联影医疗就明确提出“三个必须”:
必须全线覆盖自主研发,必须掌握全部核心技术,必须对标国际顶尖水准。
支撑公司这个野心的不是PPT,是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
仅过去四年,联影医疗累计研发投入就高达40.55亿,而这期间公司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过39.02亿。换个角度看,公司相当于把所有利润都拿来搞研发。
(制图:市值风云APP)
超强的研发投入是联影医疗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利润增速低于营收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原因。
2023年一季度,在毛利率增长1.9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净利率反而下滑3.1个百分点,背后主要的原因就是研发费用率增长了4.5个百分点。
(制图:市值风云APP)
这样的研发投入,使得联影医疗形成了一系列人无我有、填补行业空白的技术和产品,不止打破了垄断,还实现了引领和超越。
仅以2022年为例,公司推出的行业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 uMR Jupiter 5T,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攻克了超高场磁共振核心部件及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
2022年12月,在美国召开核医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SNMMI(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协会)年会上,联影医疗分享了其独具创新的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产品:
它让人类第一次凭肉眼直观、清晰看到了艾滋病毒在人体全身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也让人类首次通过肉眼、以无创方式观测到T细胞在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实现全身药物代谢可视化。
这一切成果,除了归功于大额的研发投入,还与其背后的超级智脑密不可分。
在行业大咖加持下,联影医疗组建了一支星光熠熠、高学历、年轻化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4成,平均薪酬接近35万。
目前,联影医疗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677项,累计获得4,357项。2022年,公司新增知识产权1,442项,获得89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46项,发明专利授权533项。
强大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构建了足够宽的护城河,又为后续的每一次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存货反应终端需求,再迎“顶天立地”新考卷
作为一家刚上市且成功融资超百亿的高端医疗装备企业,市场对联影医疗最关注的就是高增长能否持续,联影医疗已经用业绩给出回答。
01 存货同比增长56.92%,反应终端市场需求
从存货金额来看,2022年末公司存货余额34.60亿元,较年初增长56.92%。从结构来看,增加的主要项目是原材料和在产品,分别较年初增长102%和73%。
存货结构与年报中披露的积极备货相互印证,也侧面说明存货增长属于良性增长。
由于公司近65%的收入来自经销模式,且单台设备价值高,经销商通常在同医院等终端用户签订协议后才向公司采购,存货备货情况基本可反映短期市场供需状况。
从长远看,2020年,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537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3%。
联影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行业毫无争议的龙头,显然能吃到更多的增长红利。
当然,这是显而易见的机会,而另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红利或许还未被市场察觉:国内医疗体系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阶段。
02 “顶天立地”新考卷
根据《“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文件: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并在之后明确了首批1,233家医院名单。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各级政府(卫健委)统筹规划资源布局,顶层设计构建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党委负责、一把手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
一个统一权威、互联互通、区域互补平衡、“顶天立地”的医疗卫生体系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顶天”不难理解,这也是联影医疗一直在做的,联合国内顶尖医院,打造行业高地,攻坚“卡脖子”与“临门一脚”领域。“立地”则是破解基层诊疗能力不足、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
高端智能影像诊断设备是弥补基层诊疗能力的重要抓手,毕竟如果连病都识别不出来,自然无从谈及治疗。但,这还不够。
针对这个命题,联影医疗给出解法是:整合影像、介入、放疗、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聚焦疾病诊疗全流程,打造专病数字诊疗一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包括助力危重疾病急诊急救的数智一体化卒中/胸痛/创伤中心解决方案,提升肿瘤精准诊疗的数智一体化肿瘤中心方案,围绕多类重大脑疾病诊疗的多模态一站式脑疾病诊疗方案,关注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妇幼健康关爱解决方案,及区域数智互联解决方案。
2011年,面对GPS的咄咄逼人,一批医疗影像行业的知名人士、顶级科学家创办了联影医疗,自此改变了中国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如今,破解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打造“顶天立地”医疗卫生体系的新考卷又摆在了这家年轻又富有激情的企业面前。如何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杨红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