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4.5亿户,在人人皆可通过键盘发声的互联网时代,如何破解“按键伤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受到代表委员关注。
代表委员分析,网络暴力事件主要有三方面成因。
其一,违法成本过低。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新乐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陈莉娜看来,“网暴”成本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道德标准和守法意识。同时,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群体性等特征,导致一些网民《2022中彩网手机App下载安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按键伤人”。
其三,网络平台守土失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王学坤调研发现,一些网络平台缺乏严格审查机制,在流量和经济效益驱动下,任由未经核实的自媒体言论发表,导致负面风评持续扩大,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网暴受害者的境遇日益受到关注。如何进一步破解“按键伤人”之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带来了各自的方案。
在法律层面上,针对网暴施害者匿名作恶成本低,李东生建议,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同时,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监察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限流、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
在监管层面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韦震玲强调,要从预防机制着手。网站平台要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及时发现网暴异常行为,强化被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此外,当前对于网络平台、广告主体及相应监管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认定缺乏明确依据,仍需进一步完善网暴治理体系,明确并压实相关主体责任。
从个人维权意识上看,韦震玲认为,当事人要及时通过截屏、录屏等方式保存相关信息,并及时到公证处用公证方式固定证据。对大量泄露个人信息、侮辱、诽谤的主要施暴者,可及时向平台投诉,并视具体情形向网信部门投诉、向公安部门报案或向法院提起诉讼。